暮春的天气,泛着些慵懒,尤其在这样的夜晚,灯火凄迷,你和一盏灯都不说话,选择沉默——这样的氛围或多或少让人有点恹恹欲睡的感觉。如果此时耳畔突然响起了钟声,沉郁而浑厚的,一丝不苟地剥开夜色,来叩问你的灵魂,你又会想到些什么?我在黑夜里想象,用颤抖的手指拨开重重迷雾,穿过浓重的夜色,抵达十五世纪的巴黎。矗立在我眼前的是座巨大的哥特式建筑,高高的塔楼刺进苍穹。匍匐在巨人的脚下,我不过是一只卑微的蚂蚁。她就是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一首庞大的宏伟的石头的交响乐。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序言里说,数年前,他在遍索巴黎圣母院上下的时候,在两座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词:ANAГKH。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受时间的侵蚀已经发黑,深深陷入石头里面。词语所蕴含的宿命、悲惨的寓意强烈地打动了雨果。后来,因遭建筑师们加以刮磨,字迹荡然无存。
这个希腊词语的意思是“命运”,为了这个词语而诞生的小说叫《巴黎圣母院》。
有人说,雨果讲究浪漫,浪漫主义是绝美与极丑,高洁与污秽的极端对比,夸张且张扬。
那是十五世纪,隐修女算命回来,发现床上本应熟睡的天仙一般的女儿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女儿阿涅斯的一只绣鞋和一个只会哭不会说话的丑陋男孩。极度悲痛的修隐女一夜白头,第二天确认女儿被埃及人吃了之后,第三天便不知所踪。男孩则被教士克洛德收养——尽管克洛德只是为了弥补他一岁的弟弟约翰今后犯下的任何错误,为约翰赚取上天堂的买路钱,男孩还是得以长大。
十五年后,他们的命运注定般地交织在了一起,从此开始了三个人的悲剧。
隐修女的女儿阿涅斯没有被吃掉,而是和埃及人流浪到巴黎,埃及人叫她爱斯梅拉达;丑陋男孩一天天长大,克洛德叫他卡西莫多。隐修女也出现在河滩广场对面,成为人们敬而远之的“麻袋女”。
爱斯梅拉达活泼美丽,克洛德阴险扭曲,卡西莫多丑陋畸形却善良至纯,而这悄悄决定了三人的命运走向。
克洛德,沦陷在爱斯梅达斯的眼眸之中,他爱上了爱斯梅达斯,他内心人性的欲望暴露了出来,即使他认定这是不对的,是违背了禁欲主义,是撒旦恶魔向他伸出了罪恶之手,但他依旧在痛苦挣扎中永远失去了他圣徒的身份。从这痛苦扭曲的爱的产生就注定了结局就是扭曲的悲剧,他一次次低声下气表白她,她也遵从内心一次次拒绝反抗他,直到他设计杀死了她。
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表和他相依为命的钟楼,唯一与他作伴的是教堂墙壁上的石头像。可能他唯一的幸运就是因为敲钟而震聋了耳朵不至于听到世人对他丑陋的谩骂。丑陋阻挡不了汹涌的爱意,他深深陷入到爱斯梅达斯宝玉般温润的美丽与温柔中,可他想要守护的女孩却被收养它长大的“主人”设计杀死,也许他不再相信人性,将克洛德从塔楼推下去,自己抱着爱丝梅达斯的尸体长眠。
爱斯梅达斯,拥有美丽的外表与致命的魅力,但她处在社会底层,居然爱上了皇家弓箭队队长,在那个时代的欧洲,跨阶级的爱情注定是悲剧的,更何况腓比斯只是一个坐拥权力金钱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梅达斯没有真心的爱,这种单向的,跨阶级的“爱情”注定了她的悲剧。
小说的结局充斥着死亡,却并不令人意外,反倒有一种解脱的感觉,或许是卡西莫多终于不再像一条狗一样卑微的活着,而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将自己的心上人紧紧拥入怀中。
命运,是这两个刻在巴黎圣母院上的字给予了雨果创作的灵感。克洛德,爱斯梅达斯,卡西莫多,从他们的爱慢慢产生,他的悄悄扎根,就缓缓决定了三个的命运。他们都在命运中挣扎翻腾,可终究没有脱逃。回首望,身后还是屹立着宏伟而沉默的巴黎圣母院,从中悠悠响起新的钟声。
雨果笔下十五世纪的巴黎是混杂在潮湿泥土里粘稠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