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称长安。这牵动情愫的长安是故乡,也是长治久安。每个人的长安都不同,可六十年前有一批人,诞于上海,却以西安为自己的长安,以热血许家国一代长治久安。
甘以风华赴艰难
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他们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从此决定了一生的道路。
何去何从?来于上海,从于西安;来于繁荣,从于艰难。
那一行足迹从交大延至西安,行进的大旗直指艰难。“牵车指千里”时,东关的酸风也曾射过眸子。只是忆起故土,没有“清泪如铅水”,而是一腔热血如初赤诚。
青春的舍,青春的得,青春的抉择,六十年前已经有了答案。那次西迁浩浩荡荡牵动无数人的心,“西迁精神”成为无数人的信仰。
那段历史波澜壮阔,汗青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震得国人热泪盈眶。背井离乡不知要多少年,可他们走得义无反顾,甚至捐出上海的房子,为一事尽了一生。
那种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精神,至今仍深深镌刻在国人记忆中。
以身许国纵肝胆
那时的西安没有如今的繁荣昌盛,也没有千年前的歌舞平升--那时的它只被称作“大西北”,是个苍凉蛮荒的地方。
可就在那人人叹息避之不及的荒地上,一座电机实验室凌云而起--凌云的不是建筑,而是花甲之年的钟兆琳先生与学生们的豪情壮志。
交大西迁的人们早已把西安当成了桑梓,当成了自己的长安。他们的风华与肝胆纵横在了这大西北的千里荒原里,纵横在了史册上。
一钩残月深深秋,却勾不起他们思乡的愁。那家国的大旗,举得起,就再也放不下。他们不怨不叹,不悔不惧,扎根在这片荒野,与它一望一相守。
从繁华处到荒凉地,只是为了梦里金碧辉煌的长安。
惟愿抬首见长安
不知是多少个日月春秋,他们从奋斗中蓦然抬首,大西北已成了人们向往的西安。谁说他们薄情寡性?思乡的情深埋心底,只为守家国长安。那璀璨的霓虹,依稀还是当年灯火阑珊的模样。那每一寸繁华,都深深嵌入对故土的思念,予家国之忠诚。
凝心铸魂多少载,惟愿抬首的那一刻,看到的是家国长安的模样。
吾辈当如何?答案早已刻在六十年前的长安里。长安伸手可触的繁华,每一寸都在诉说着,当以青春风华,许家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