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

2025-04-19 21:48:08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常用15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常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重点难点:

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谁说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则寓言。齐读课题,那这则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赶快学习吧!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

3、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小结

板书设计:

朋友 楚国人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2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发言)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己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瞳瞳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己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帮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部分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3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宣、处、诱”等12个生字,理解“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体会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突破方法: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一共四次给蚂蚁们下达命令,从中感受他下命令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抓住最能反映内心活动的词语“七上八下、生气、犹豫”等,深入体会其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难点: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前后的不同态度与其他蚂蚁的反应进行比较,感受蚂蚁们因为蚂蚁队长首先做到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才激发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还要借助其他关于遵守纪律的小故事进行补充感知,进一步树立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主观意识。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提纲 ……此处隐藏23894个字……想,你有过吗?想过怎么解决吗?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交际的话题就是“动脑筋解决问题”。

二、遭遇问题,想方设法。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出示课件:处处都有创造的机会。)(课件二、三)

2、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

3、组内提出问题,作好记录。

4、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改进方案。

5、推选发言人代表小组全班交流。

提醒注意:说的:交流时说话通顺、连贯。口齿清楚,大方自然。听的: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课件四)

四、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

五、总结收获,提出希望:

希望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事事处处留意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善于动脑的人。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出示学生熟悉的童话。)(课件五)

2、在童话故事里一块石头可以让人听懂动物的话;一朵七色花可以实现孩子的任何愿望……世间万物在童话的世界里都有了人类的善与恶。

3、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有有趣的内容;童话故事中善恶分明。

4、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是创编童话故事。

二、明确目标,指导写作。

1、方法指导:

A、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做主人公;重点想象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事;确定题目。(提醒:主人公不能过多,题目要简洁。)

B、“故事”要注意说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情是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C、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D、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描写表现其性格特点。(课件六)

2、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三、组内交流展示,互相学习,互相修改。

四、评价。

五、誊写作文。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课件七)

2、自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3、同桌互读,正音。

4、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5、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6、选择其中一组反义词造句。(将一对反义词置于一个句子中。)

二、读读背背

1、出示课件“读读背背”。(课件八)

2、自读,看谁能很快地背下这些八字成语。

3、这些成语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4、交流词义。(课件九)

5、集体读、背。

6、在小组里检查背诵。

三、连连认认

1、出示课件,读一读,组组词。

2、连一连,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订正。

4、认读生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5、扩词练习

四、成语故事。

1、自由地小声读读“刻舟求剑”。

2、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3、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

4、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

五、总结。

口语交际:动脑筋解决问题

习作:编写童话

日积月累:八字成语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15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三、设计理念:

依据课文“总—分—总”的构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逆推至前文的阅读。在细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大阅读教学观理念,拟按“自主—合作—精读—拓展”四个学习阶段开展教学。

教学流程

导入:(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教师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引发思考。

(一)自主学习阶段:

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①读正确;②读通顺;③读中思。

2.自学反馈:通过读课题,知道什么?读课文,知道什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相机板书: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树多景美

分:春夏秋冬

总:大花园巨大宝库

(二)合作学习阶段:

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讨论。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组织议论。(这时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全面、深刻。)

2.合作成果交流。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三)精读学习阶段:

1.抓关键句、关键词精读片段,学习写法。

例: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这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并在书上做上记号。(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抓关键词“抽出”“汇成”“淙淙”“映在”“原木”等细读品味,感知春景美,学习写法。

2.分小组精读,交流、展示(夏、秋、冬季节)。

教材在文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表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相互说一说或者画一画自己想象到的景色。

(合作学习与精读学习阶段,视学情可有机融合。)

(四)拓展学习阶段:

1.学有所得:畅谈学习收获。

2.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词语替换练习):①我会说;②我会写。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生字并组词。

2.结合本地(黄山、太平湖等地风景)实际,仿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50字常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25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