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归为话题的作文

2021-09-20 01:52:31
以归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以归为话题】

那条长长的路,是归途。

——题记

车内的暖风熏得人无比困倦,我打开车窗,风裹挟着细细的雨丝迎面扑来,陡然一阵凉意,把棉袄裹紧,但一想到回家,便觉得那风、那雨都可爱起来。

从放学到现在时间已经不短了,我看着车窗外,树林里田野里升腾起白雾,飘飘渺渺,恍若仙境,秋天的色彩在两旁绵延的树上藏匿、跳动,经过雨水的洗刷,更加斑斓。我的肚子突然饥饿起来,若是在家里,这种天气爸妈该会吃火锅吧。

在有风有雨的日子,叫上爷爷奶奶,我们一家三代人会围坐在一起,只是想着,便很快乐。围坐的圆桌上摆放着鸳鸯锅,一边的清淡,奶白色的汤汁翻滚着,气泡争先恐后地涌上来,锅底的红枣、枸杞、西红柿也不堪寂寞上去瞧一瞧,汤汁与配料刚刚好,颜色一点不突兀,口味重的那一边一直是爷爷和爸爸的地盘,红红的辣椒在汤锅里跳跃着,鲜香四溢,只想想,就要垂涎欲滴。

雨似乎大了些,“啪嗒啪嗒”地敲打着车窗,我关上窗户,觉得更饿了。

爸爸是个会做饭的人,他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生菜叶上挂着水珠,一看便知道是脆的,肉丸是爸爸亲手做的,新鲜爽滑,还有大盘的羊肉、长胡须的大虾都被摆上桌子,蘸着调好的麻汁,锅上氤氲着雾气,熏着孩子红红的脸。也许是呷了几口酒,也许是谈到了感兴趣的事,大人的脸也都变红了……

天色已经晚了,点点的灯光在朦胧的雨幕中流转,汇成一条温暖的河,流向远方。透过细密的雨幕,我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小村庄,奶奶和母亲应该在家门口盼了好久了,父亲早就在厨房里忙活了吧,还有我那只可爱的小狗,也一定摇着尾巴准备迎接我呢……

归途的尽头,是温暖的家。

【篇二:以归为话题】

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对人如此,对一个时代也是如此。红军那个艰苦的时代过后,新的时代来临,他多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我,回来了。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在我身前蔓延,又被一个个覆盖,我望着脚印要到达的远方——草原的另一边,余雪未消的大草原望不到边,空气寒冷的让人窒息,心生绝望。身后担架里的占有呼吸微弱,这断断续续的呼吸却一声一声响在我心头,挥之不去。麻木的向前走,脑海中出现了战前娘和妹妹开心地笑,心中微暖,脚步不觉也加快了一点。一瞬间,下陷的感觉让我全身僵硬,冰冷感自小腿蔓延全身——我陷到了淤泥里。看着冲过来的战友,我艰难的挥动手臂,示意他们不要过来,因为我知道,这样做只会有更多的死亡。淤泥漫过头顶,头上的青天终于被黑色覆盖,窒息感逐渐蔓延,心里念道:“同志们,对不起,接下来的,就靠你们了”。最后一刻,脑海出现了最后一眼他们含泪的画面。

睁开眼,眼前不是泥浆,不是草地,也不是雪山。我急于了解战友的情况,废了点时间我才打听清楚,这里是中国,新中国建立已有六十多年,我明白战友们已经带着荣誉胜利归来。我开始走,去看看我们的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毕竟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以后就有可能没机会了。脚下的地面并不泥泞,人们乘坐的并不是马,而是比马更快的车,他们住的并不是土房子,而是很高的楼。没错,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不知走了多久,眼前猛地出现了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呆呆的看着那首诗,脑中不断浮现与战友们过草地时的情景,泪水慢慢涌上眼眶。

渐渐地我走进一个拥挤的街巷,我看出那是卖食物的地方,看着种种类类的食物,我感慨我们的国家富裕了,却突然看到一盘盘香气浓郁的食物被倒掉,愤慨涌上心头“究竟多少战友因为食物不足而死,这样的食物究竟可以挽回多少战友的命,你们知道么?”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控制的自己向前走。走到一所漂亮的学校前,轻轻翻过围墙,偷偷来到一间教室外,观察教室内的情景:老师在专心教课,没有看到下面学生在睡觉或聊天。对此情景我只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失望——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新一代,这样的人可能支撑起国家的未来么?

归来的我,难言。

【篇三:以归为话题作文】

11月13日,这几个分散伶仃的数字,是奶奶的十年祭日。从车上下来,当脚踏入这阔别已久的老家的土地,些许尘土扬起,那种莫名的熟悉从脚底直入心里,只记得那天很冷,布满天空的候鸟划过天际。

第一次感觉自己像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闯入这个小村庄,大多的房子都已变了样,孩子们望我,颇有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感。院子里人头攒动,从眼里转瞬而逝的面孔使我一脸茫然,好像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个老人不知从哪颠颠颤颤地小跑过来,是二奶奶,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呀,这都长那么大了,记得小时候抱你的时候还那么小一点,真是……”记忆中的她从来都是像杨二嫂一样,圆规般的腿,高颧骨,薄嘴唇,极爱占小便宜,但眼前的她头发白了不少,原本轻快的步伐也变得那么蹒跚,我看见她眼角泛红,心里一阵暖意。

院里的桌子上赫然放着奶奶的照片。灰色的她隔着一块玻璃浅浅地笑着,猛然记起她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旁边的梧桐树,斑驳的树皮上裂开痕迹,犹记得那是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刻下的,年少时太多的童言稚语,被我踩着石凳、踮起脚尖深深地嵌入树皮。一排的凤仙花依然植在那里,那年花开,妖艳缀满枝头,瓷捣花声声,留在了那个盛夏。墙外的垂柳光秃秃地在晃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又想起少时春天,柳哨音扬,所有的记忆在此刻好像稀数归依。再望了望奶奶的照片,不经意间踩到了脚底的枯叶。冷风乍起,忘掉身体上的寒,记起心底所有的暖。有一种情感叫叶落归根。

归去来兮,再归来时,年少时的温情时光又添了些伤心惆怅,但我终是又回到了故乡,天上有候鸟成群翩飞,点染了暮霭。

【篇四:以归为话题】

每到星期六,心情就会特别的激动,因为自己在经历了五天的压力与疲惫。内心的那去后一道防线,仿佛已快冲塌,心中那团想要回家的火苗就又高高的涨了起来。

中午放学后,我叫我的衣服早早的就装好放在宿舍。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些时间。早早的就到了班里面,我自己便去找老班,向老班说下午请假的事。但与从前不同,老班骂了我一顿,说成绩差,还有要请假,耽误课。老班说今天不让请假,心中的那一道防线轰然倒塌。心中的那团火苗好像一下子熄灭了。

下了第三节课后,老师才给了准假,于是便飞快的到了宿舍后,拿起东西就走,上课公交车后,心中离家的距离仿佛又近了一些,但是公交车的一走一停使我心急如焚,终于在煎熬中到了车站,还好有回家的车,我上车后就挨着窗边坐下了,听到司机旁人说这这是最后一班车,心中不禁庆幸了一把。看着车站的人来人往,每个人脸上都有一种迫切的表情,因为家这个有魔力的地方使他们脸上有了这样的一种表情。即使他们上的车辆不同,到达的目的地不同,但是都是想要归家。

每次过春节就会有一个问题“春运”,这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归家,全国各地的人都变得奔波起来。但是即使再挤,在难买票,他们也都毅然决然的归家,心中的那份情放不下,牵扯着他们回去,无数的人,不顾艰辛,想要归家,因为归家,所以不顾一切。

这时,车开向了家的方向……

【篇五:以归为话题】

“到家了,下车吧。”爸爸的话让我从梦中醒来,眼前的景象逐渐由朦胧变得清晰。这是哪儿,再一看,哦!原来是到了我的老家了。

下了车,湿润的泥土混杂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还是久违的,家里的气息,久到我差不多要忘记了,凝视着那褪色的带着锈迹的红色大铁门,多么熟悉又是多么的陌生,有多久没有回来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吧!

跨进大门,就来到了院子里,地上全是落叶,也没有人打扫,四周静悄悄的,一阵风吹过,刺得我心里直发寒,偌大的庭院,如此空荡,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奶奶一个人坐在院子中间,她戴着不曾见过的老花镜,手中摆弄着棉花,孤零零的一个人,连我进来她都没有发觉,似乎她的眼中只有手里的那些棉花团。“奶奶,”我轻轻地喊了她一声,奶奶好像没有听到。“奶奶,”我又大声的叫了一声。这下奶奶好像听到了我的声音,顿时,她停下了手中的活,不敢置信的扭头过来,见到是我,立马笑逐颜开,“原来是晓雅回来了,真好啊!咦,怎么就你和你爸爸回家,你妈妈和弟弟呢?”

“我和我爸是路过这里,专门来看看你的,奶奶。”

“哦,这样啊,那……那你们在家住不住啊,今天可是周末啊,房间我一直都给你们打扫干净了。”

“不,不住,奶奶,我明天还要上学,一会儿就要走呢。”

话还没有说完,奶奶的笑容就消失了,眼角的皱纹带了些孤独和寂寞,我竟有些心酸,想开口,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奶奶又坐了下去,继续她手中的那些活儿,这一天当中,也只有做一些家务活才不会使她感到无聊吧!

我又走进奶奶的房间里,阴凉的空间让我感到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还没有院子里暖和呢,同样也是空荡荡的。还记得曾经我们把奶奶接到新房子来住过一段时间,可她却说不适应,不习惯,还是要回老家住,我知道,这里是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是她的根,又怎么会舍得离开这个家呢。

我一直注视着院子东南角处的那颗光秃的大树,所有的叶子都离开了它的枝干,回到了大地,回归原来就属于自己的根。我明白了,奶奶为什么一直守候着我们的老家,她不正盼望着我们的归来吗?

【篇六:以归为话题】

冷风萧瑟,落叶飘零,不远处有一间小木屋,一束阳光照射进去,走近看,里面像是有人住。果不其然,有一个孤苦伶仃的小男孩。

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他一人在家,只是隔月写信、寄钱。曾经有人问过这个小男孩想不想他的爸爸妈妈,他低头伤心地说:“非常想念他们,爸爸妈妈出远门去挣钱,留我在家,是为了让我上学,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说尽快回来,可是衙门到现在页码诶回来”…………

在山区,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大多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中,渴望让父母回家,回归到父母的怀抱。

去年和前年湖南卫视演了一个真人秀《变形计》,主要的内容是:让那些留守儿童多多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在屏幕前,看见那些留守儿童和新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时的快乐和不舍。

在冬天,大雁南飞,会偶尔停下来休息,雁妈妈会帮助小雁寻找食物,有时一两天都不会回来,而小雁在巢中焦急地等待,盼望着妈妈的归来。

那些留守儿童又何尝不是如此,总是想着父母什么时候归来,每天早中晚都会在门口逗留,远望父母归来的身影。但始终是失望而归。不管孩子给他父母打多少电话,父母总是找各种原因说无法回去。

但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赚钱,可是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先回家看看孩子,尽管实在赚钱。孩子是你赚钱的原因,所以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穿着新的衣服有父母陪着在大街上高高兴兴的玩耍,可唯独你们在工作,把孩子的快乐夺走了。

留守儿童最渴望的就是亲情,在小的时候最重要的也是亲情的陪伴。一年哪怕回来五次,也能让孩子更多的感受到亲情的美好。

……

常回家看看!

【篇七:思归】

她那佝偻的身躯在寒风中勉强挺立,雪白的头发飘舞着,在她那满是皱纹的苍老的脸庞上,留下了浅浅的但又令人深刻的泪痕……

那是夏秋之交,大雁开始飞回故乡,我们也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当我们到达那里之后,已经是深夜了,天黑乎乎的,依稀听到一阵阵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可当我们进入大门后,却发现屋里的灯还亮着,她似乎察觉到了我们的到来,她一下破门而出,满心欢喜的欢迎我们的到来。

当她看到我的时候,心里似乎更加高兴了。她激动地握住我的手,面对这般热情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甚至有些愕然,更有些陌生。因为我们几年才来老家看一次,我和她见面的次数实在是太少了。我和她似乎是陌生人一般。

几句寒暄之后,我们进了屋,在那不是很亮的灯光下,我看到了她的手——那双古铜色的手张满了老茧,被岁月无情的刻上了一道有一道裂痕,手上的一些部位还有这样那样的伤口——当我看到这双饱经风霜的手时,我的心颤动了,我似乎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身影,我似乎看到了在昏黄的灯光下为孩子缝补衣服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在岁月的摧残中仍然屹立不倒的身影。那一晚很宁静,我们都很开心,尤其是她。

我在故乡的那几天很快乐,感受到了故乡的美丽,可是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归还是要离开的。那天下午,在我正向车里搬行李时,她来了。她从兜里掏出了一百元钱,硬往我的手里塞,并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饿了就买点东西吃吧”,这一次我主动握住了她苍老的双手,久久没有松开。我注视这她的脸庞,她哭了,那悲痛的泪水顺着干涸的脸庞流淌着,她不舍得看着我稚嫩的脸庞,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我和她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我强忍着悲痛,噙着泪水离开了故乡。

那张苍老的脸庞深深印在了我的胸膛,那充满企盼的目光打动了我的心房。那一行行泪水是孤独的老人对在外亲人归来的深切思念啊,可这无可奈何啊。

我多么希望那种思归的痛苦可以随着风儿,永远离开那位老人的心房。

【篇八:归家】

劝君莫打枝头鸟,雏在巢中盼母归。

——题记

阳台上有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固执静默地守在那里,似乎是有很多年了。但每每看到它,那双乌黑机灵的双眼还总会浮现在眼前。我总会忍不住低语喃喃:“归家吧,小喜鹊!”正如多年前那个清晨一样。

多年前,偶尔在公园草坪上拾来了一只受伤的灰喜鹊。它挣扎着拍打着自己的左翼,而右边的翅膀只是在痛苦地抽搐着。喜欢动物的我跑去欢欢喜喜地把它抱在怀中:“爸爸,我要养它!”爸爸起初并不同意,但终是挡不住我的撒娇耍赖闹脾气,只得妥协。我欢呼雀跃着把灰喜鹊抱到家中阳台。奶奶说,这是一只母喜鹊。从玩具箱中找来一个崭新的小铁盒,把一些小米倒进去,我把尽心准备的饭菜端到灰喜鹊嘴边。但它似乎并不领情,高傲地仰起它优雅的头颅,别向一边。它通体是优雅的淡灰色,只有长长的尾巴末端有一抹忧郁的蓝,如同一条拖地的渐变灰蓝色长裙。灵巧的头颅上,乌黑的眼珠灵巧地转动,小巧别致的喙高冷地抿着,散发着清冷的气质。

几天后,喜鹊的伤渐渐好转。时不时扑棱起翅膀,从阳台的这一边飞到那一边去。可它似乎是有自己的心事,忧郁的目光总是深深地投向远处某个不知名的地方。一天清晨,我打开窗户,想要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时,一阵翅膀扑打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猛然一惊,暗叫不好,赶忙关窗户。可喜鹊已经从窗户飞了出去,为我留下几片灰蓝的羽毛。我颓然坐在板凳上,惘然若失。奶奶看到了,笑着说:“别担心,它只是归去了。”“归去?去哪里?”奶奶只是望着窗外,淡淡的吐出了两个字:“归家。”

我幡然醒悟,喜鹊身为一名母亲,时刻都在惦记着家。我望着窗外喃喃道:“归家吧,小喜鹊。”归家吧!巢中可有雏鸟嗷嗷待哺?归家吧!家中可有父母的心急如焚?归家吧!巢中雏鸟啾啾待母归!

异地的学子,他乡的游子,远方的拼搏者,在远离家乡后,总会有一种情愫在心中激荡,那就是——归家。喜鹊也罢,人也罢,家,是根。归家,是最质朴的情感。

《以归为话题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