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情为话题的作文2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同情为话题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同情为话题的作文1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铁罐子——叮当!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它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多么善良,我的行为多么高尚!同情是高尚的,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爱的具体表现,也是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人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显得格外的孤立无援,这时候接受亲朋好友的同情是绝对需要的。同情正是在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美德。
同情的美是一种完善自我的崇高感,犹如一面镜子。人们常说,人应该有同情心。不能想象,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没有同情心。因此,把同情心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去张扬,看来是极其必要的,在与被同情者的关系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这便是镜子的功能。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关注了“同情”的心理表现,并且对它作了比较充分的解释。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孩子掉入井里了,必定会有人去救他,因为同情心是一种普遍的人性特征。到了近代的西方,随着人道主义观念的逐渐普及,关于同情的解释就更多了。美国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他编写的著名儿童读物《美德书》里,第一单元就讲同情,他关于同情的解释是:“如果说,勇气是当别人面对困难时与他站在一起,那么,同情就是当别人感到悲痛时与他站在一起,同情是一种认真对待别人的现实——不仅是他的生活境况,还有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感情和美德。它是一种与处于困境或不幸中的人结成伙伴,支持他,为他分忧的积极态度。”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我的话:同情的美是流动的美。平等是她的前奏曲。
人为求名而施予,那潜藏的欲念,使他的礼物不完美。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天地间只有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由此,不禁使我想到那个扔给乞讨者的硬币。在一群围观者中间,施予者叮当得越多越可谓善者,旁人的赞叹声也越频繁。假如他就此而陶醉,陶醉于第三者的捧场,那他只是一个傻瓜,他只是用几个硬币租了一个瞬息即逝的桂冠。他一旦离开这个空间,谁都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在他未到家之前,也许连他自己也忘了曾经戴过这样一顶桂冠。
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组合的和谐音响。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有理性的光辉照耀,富有真正的人间情味。
以同情为话题的作文2
同情,就是当别人感到悲痛时与他站在一起。
——题记
同情,是爱的给予,爱的奉献。生命之路的两旁,有一棵名为同情的树,需要你常常用爱浇灌它们,呵护它们。终有一天,你生命的长径会一路花香。走在与你交叉的路途上的行人,即使脚踏荆棘,也会感到花的馨香,爱的温暖。
同情,是一切道德的最高准则。
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的善良中,同情也许是天生的。因此,看到有孩子落入井中,必定会有人去救他。无论此人做过何种恶事,至少此刻,人性中普遍的特征——同情已驱使他在危难时救助弱小。当路上有老人过马路时,总会有人去搀扶他,帮助他;当有人遭遇车祸,躺在血泊中时,也总会有人去解救他,援助他。同情是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质。
同情,是对他人遭遇的认真对待。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入路边乞讨者的小碗中,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然而,给予者连看也不看乞讨人一眼,不屑地离去,似乎在打发着烦人的东西。这不是同情,是施舍,是虚伪的慈悲。真正的同情,是对他人遭遇的感同身受,是如雨润大地般默默无言的大爱。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智利矿难,送到救援现场的不仅是救助设备和物资,送到受难家属手中的也不仅是“赔偿费”,还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探望和关心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同情和爱心。只有当我们认真对待他人的遭遇,平等地感受他人的痛,尊重他人的人格,才能出自真心地给予自己的爱,同情他们的不幸。
同情,是由爱和互助的天性中派生出的一种感情,它来自内心,出自真情。它不是一种炫耀,不是施舍或交换,它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爱的给予,不求回报,不求赞颂。
因此,同情是一种无私而真挚的爱的给予。
同情是人性光辉中最闪耀的光芒,是人生路上最和煦的一缕春风,是道德品质中最美的一种表达。它,无需矫饰,一个拥抱,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滴泪,都足以向不幸的人给予你最真的爱。
当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时,希望每个人都肯感受别人所感受的,伤心别人所伤心的,用同情给予自己的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