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小编:欢迎阅读与支持,如果喜欢记得常来!内容简介: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本应为我们祖国增添绚烂的一笔。然而如今一件件有辱中... 觉得不错就继续看完以所有内容吧!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由作文网小编推荐,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
【一】:中国式标签作文
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本应为我们祖国增添绚烂的一笔。然而如今一件件有辱中国文化的事件频频发生,“中国式”这三个字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治堵”越来越多的国人不良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这些标签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也为中国“礼仪之邦”这个称号涂抹上了一大团黑点。“中国式”标签的流行,给予我太大的压力,敲响我心中的警钟,也让我反思我们的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是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过马路就过马路吧,还搞出个“中国式”,这不小题大做吗?可回过头来看看现实,似乎还真是这样“红灯停绿灯行”,国人都知道,可每每在过马路的队伍中邂逅领头的勇猛之士,腿脚就不听使唤了。于是,多少次的“步人后尘”之后,“中国式过马路”的提法便应运而生。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中国式”?
仔细想想,中国式咒骂,中国式喧哗,中国式购物,中国式踢球当越来越多的国人群体性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时,人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行为方式真有那么“一点点的不正常”。当然,如此的“中国式”多少有些以偏概全,但形形色色的“中国式”里,依稀可见每个人不约而同的“个人式”,正是因为有了亿万“个人式”的整齐划一,才成就了“中国式”的一炮走红。如今,“中国式”之于国人的最大价值,莫过于依照这样的路径,来反思个体的观念与行为。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占便宜心理、无规矩意识?当这些人性中的丑陋,在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以多频次、无遮掩的方式大规模爆发时,任何一种无意识的习惯都可以蔚然成风。现实中,你已然陷入了由与你有同样行为方式的万千同胞共同构成“黑洞”里。正是无数个极具负面效应的“个人式”将“中国式”推向了深渊。
可话说回来,“中国式”的标签其实未尝不可以有,我们讨论的目的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去标签化,而是希望“中国式”的标签别再总沦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而希望其所担当的“式”的象征意味,能当之无愧地顶起大国风范,能顺理成章地展现权威庄重,能更多地彰显一个国度的魅力感与先进性,能更多地传递正能量
但愿,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式”的符号意义里,有的是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荣光。而所有这些的实现,公民文明意识的觉醒和“个人式”的整体改观当是最迫切、最必要的前提。让我们洗净不良习惯的污浊,为做文明出彩的中国人而不断努力吧!
【二】:中国式教育作文
诸多的学者,或报刊评论员,乃至微信朋友圈的那些写手,如今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爱好。这个爱好持续了很久,却仍不见兴致有所消减,反倒有成为风向的趋向了。大家都十分爱将中国与外国作比,从鸡毛蒜皮比至国家大事,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总是外国更胜。其中以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对比尤为激烈,甚至我有一个好友就此感叹道:“中国学生做什么都会被评成错的。”
对于我来说,中国式教育是大势所趋。它甚至更加公平公正,更有激人上进的作风。反而对于大体上的教育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偏执的阶段。
自古以来,一个观点的提出往往就会引起争议,一小拨人支持它,另一小拨人反对它。如同争论了几千年的“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又或者宋时期无硝烟但极其血淋淋的变法问题。中国式家庭教育则是这样一个矛盾体的结合。一拨人将孩子宠溺至极致,另一拨人打着中国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旗号力求孩子独立,双方互不相让,各执一词。最后两家却共同成为了现今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代表。
电视中常常有主张“严行家教”的父母高谈阔论,面露得意之色,大有汝等凡人之气势。他们被冠以“虎妈”“狼爸”等名号,媒体大肆宣扬,报刊大加评论。他们的孩子或被勒令在极严寒的天气在大街上裸跑,或要学习诸多课程,一旦有错便加以打骂。他们的孩子惧怕他们,他们却因此而得意非常,似乎是得到国外自主教育的真传。在电视镜头里,那些小朋友的眼里却尽是迷惘之色,毫无天真无邪的可爱风范了。我常常对母亲说:“小朋友的眼睛都是黑圆黑圆的。”尤出生婴孩的瞳孔最为黑亮,愈大愈失去光亮。我常欣羡这样有神的眼睛。可这些小朋友的眼睛不是这样了,他们的眼睛甚至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了,没有神色和情意的了。
我往往因此惋惜。又想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后续他们在不太适合的年纪被强行训练意志,失去了童趣,他们会和呼兰河传里的团圆媳妇一样吗?可是团圆媳妇还是有些天真的,她“黑亮亮”的,而他们已“成熟沉重”了,他们会怎么样呢?
可是电视报道就这样断尾了,我没有能看到结局。或者说电视不太想报道这样的结局。
这样的家长自恃“外国宝典”或“古代案例”,却忽略了两者本来的用意。凡事适度,明明能做别的事来培养同样的能力,为什么非要冬日裸跑呢?墨子中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这是基本的行事判断。
又想起那些所谓古代案例来。司马家家教甚严,若父亲司马防不坐,孩子们都不敢坐下。于是后有“司马八达”之称。这样的一种教育,是教育礼数。等到司马懿这一辈,他将两个儿子亲自带上战场,由他们历练。这样的一种教育,是教育独立与遇事的应变能力。国外的教育也是这样的。这些更动手或动脑的教育,是引导孩子自己走向人生,使他成为一个知礼节行无过的人,而给强迫他们历练人生。
现在的所谓“严教”,的确是有些病态了。案例们被极端化和妖魔化,显露出偏执的色彩。
与之相对,前度一直饱受批评的“摔跤打凳子”式的软派观点,也常教出傲慢无礼的小朋友来,也有不可取之处。
然而以我之见,除这两派外,还有一种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派系正在逐渐形成。此派主在吸收两家精华,立志软硬兼施。可是往往会得到负面效果。此派最大不足有二,一是言行不一。家长们告诫小朋友不能做这不能做那,自己却以身试法,便会激起小朋友的叛逆心理。二是强行完美。曾去一个好友的家里,她的一个小表妹大约上三年级,正好在写作业,小脸却哭地稀里哗啦的。好友问她原因,小朋友抽噎着告诉我们:妈妈检查作文的时候见有“希望的泡泡破灭了”一句,大为恼怒,责骂她不该如此写,传统应写“希望的火花熄灭了”。又有另一个好友无论作业还是试卷都写地奇慢,一个字不好就要涂掉,我对此大为奇怪。一次偶然交流,她苦笑着说:小时候逼出来的强迫症,写的不好是要撕掉的。以此可见。
若遵循此进行家庭教育,不仅是想象力将惨遭杀害,有时甚至还会造成心理疾病。
三字经里写“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人生最早的导师。作为父母,望子女成才的心情完全正常。可现在的三派代表性家庭教育却都显现出“拔苗助长”或“埋苗不长”的趋势来,这是令人深思的。
是故,好的家庭教育,应先以身作则,而后“顺其自然”。中国古代崇尚“顺天而行”,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此时的“顺其自然”,并非“放任不管”,而是陪伴孩子,引导他们,但并不过多干预他们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热爱大自然与生活,使他们活地鲜活而有价值,去顺其自然地塑造他们的风骨。
家庭教育的初衷,实则就是培养一个人的风骨。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庭教育的最初面目。只有有了风骨,随后再获取知识,才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三】:中国式奶奶
中国式的老一辈往往溺爱孙子辈,那一刻不停的教导和有理无理的庇护都是奶奶的爱。我就有一位这样的奶奶。
小时候,除了爸爸没人能管住我,因为贪玩,期末考试很不理想,免不了打电话叫家长。父亲得知消息后,怒气冲天,绕着家追着我打。无助的我只能向奶奶寻求庇护。那一次,奶奶把我护在身后,冲着爸爸嚷嚷:“看你把孩打的,孩子知道错了,还跟个老鹰似得撵着打!”我躲在奶奶身后,看着奶奶穿着黑布褂的后背拉风箱似得一起一伏,我更感到爸爸的无情,因此更加委屈,泪哗哗地往下流。
奶奶呵斥住爸爸,转过身来,弯下腰,柔声细雨地安慰我:“别理你爸,咱以后不那样玩儿了啊。”说完,又拉着我的手去买糖,掏出积了许久的一张张毛票,为我买零食。我在奶奶的怀里吃着零食停止抽噎,又露出甜甜的微笑。
我的奶奶不许别人欺负我,却总爱与我坐在一起,也不是逗我玩儿,纯粹就是在唠叨。估计年龄大了,整天教我要孝亲敬长,教我要以礼待人。
有那么一次,我用言语冲撞了妈妈,奶奶就有了意见,“你妈天天那么忙,辛苦赚钱养你,你还不懂得感恩,奶奶不喜欢这样的孙女儿,以后不给你买好吃了。”我刚有了一点眼神的反抗,奶奶那话匣子就由此打开,什么小小年纪就冲撞大人,长大肯定是个白眼狼;什么在学校学的做人的道理都白学了,一唠叨半小时就过去了,我也被唠叨麻木了,奶奶这才停止滔滔不绝。
我的奶奶,不管是庇护我还是孜孜不倦的唠叨我。都那样和蔼可亲,那矮小宽阔的身板和那老了还依然目露锋芒的眼神,却使我怀念,怀念那样一个中国式奶奶。
【四】:非中国式父亲
马丁在《中国式父亲》的演讲中说中国式父亲是固执严厉的,而我的爸爸却是一个非中国式的父亲。他和蔼亲切,善解人意,与中国式父亲,正好恰恰相反。
上了初中,需要住校,而父亲在这段时间,是最疼爱我的人,他为我做任何事都没有一点怨念。每当大考时,我都会往家里通一次电话,这次期末考试前,我又往家里通了一回电话。
电话的接听者是父亲。父亲询问过我在学校的一番情况后又把话题转向了考试。“明天就要考试了吧?”父亲温和地问到:“是,是的”我吐字不清的说,父亲从我的话语中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说:“明天考试要细心,认真审题,但也不能太紧张,一次考试而已。”考不好又能怎么样?”父亲的鼓励给予了我极大的安慰。我充满信心地回答道:“嗯!”
考完试后,老师发下了各科的试卷,我看了我的总分和排名,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我眉毛扭曲着,眼睛死死地盯着成绩单,鼻子里一直不停地喘着粗气。嘴唇上一点润色都没有,脸上没有一点。在心中对自己说:“完了,考砸了。”
周五放学回家,把成绩单给了父亲,父亲是一个一米八的男人,头发十分有型,带着个黑框眼镜。站在父亲身边显得我十分软弱,父亲接过我的成绩单,做到沙发上,摘下眼镜,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眉毛先是紧皱,后来变的舒展,眼睛先是睁得大大的,后来眼睛周围有了笑纹,嘴原先是紧闭的,后来嘴角微微上扬,脸上也十分平和。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次考试虽然退步了,但我还是要表扬你,因为你自己尽全力了,上次做错的题不再错了。难道不值得表扬吗?”凡事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付出了努力!”听了父亲的话,我立刻觉得被理解,不争气的眼泪往外挤。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总能懂我的父亲,不似马丁那中国式父亲般严厉。
【五】: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一个象征祖国光辉的词语。可到今天,读完这则漫画,我才发现,这个词语有时是一个贬义词。
在这则漫画中,红灯正在发出他警示的光芒,警告着人们“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汽车从另一个方向不断驶来,而就在此时,一群人正大踏步,昂首挺胸地朝对面走去。任凭汽车的汽笛响得再响亮,他们仿佛没有听到一样,完全忽视面前的红灯,为首的一个还嚣张的说道:“凑一撮就走,咱不听它的。”汽车的汽笛声在风中散尽,低沉又响亮,仿佛在指责,呵斥中国式过马路。
而在生活中,中国式过马路也是很罕见的事。每天回家时,我总会在下公交车后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回家,每次我来到这里时,总会看到一些社会青年三五成群地扎成堆,只要车速降低,他们便会大踏步,高高地抬起头,没有一点羞耻感,仿佛在做一件很光荣的事一样,任凭汽车的汽笛声再响亮,他们仍然置之不理,汽车只好停下来,后面的车便不停地用汽笛声来反抗。就这样,一支交响乐在十字路口回荡。除此之外,更有“中国式游客”等等,中国式不再成为荣耀的象征,而是一种不好的标识。
让中国式再一次成为荣耀的象征,让“中国式过马路”从此消失,从今天起,让我们共同守护祖国的蓝天,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
好了,这就是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感谢阅读!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