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死?

2021-09-25 10:08:44
人类已死?作文1000字

十九世纪时曾有一位哲人尼采发出过振聋发聩之音,他庄严宣告:上帝已死。这一声如平地惊雷,让宗教神学逐渐黯然失色。几百年后,随着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一个新的问题被理所当然地提出:是否人类已死?

不妨让我们驾着时光机,去探访人类的发展历程。一万年前左右,人类进入农业革命。但由于在这之后的日复一日之中,人类相信这个世界的运行秩序是“零和博弈”,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整体发展极为缓慢。这段时间里,宗教神学常常掌握着生杀大权。直到十五世纪,身处于西欧的人类首先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并开始了席卷全球的科学革命。也正是在那之后,人类形成了在今天习以为常的“珍宝”:相信世界增长趋势不会停止的世界观,较为健全而先进的法律、道德体系和人类的自由意志,再加上人类长期保有的“情感”,共同构成人类引以为傲与自大的资本。甚至可以说,当人类失却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是人类灭亡的那一天-——并非是肉体上的灭亡,而是精神上的彻底摧毁。

人类本可以安然而和平地生活下去,但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宁静。人类惊恐地意识到,不仅只是“深蓝”和“AlphaGo”分别在各自棋坛上独领风骚,也不只是诗人“小冰”写出的作品“人机莫辨”,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已把触手伸及了人类一直认为是人类独有的领域。它们开始参与,甚至主导公司决策、国家政策,它们甚至隐隐约约间偷偷摸摸地产生了“自由意志”与“情感”的雏形。

所幸,生物学的研究让我们挽回了一丝颜面。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自由意识”或许不过是人类大脑生化反应后顺从于自身欲望的某种行为,它的独特性也只是人类的自我标榜而已。古时的尼安德特人,今日的人工智能,只要能够重复生化反应,就有机会像现在的智人种族一样。包括人类的价值观以及情感,都有极大可能在将来被认定是人类由于意外的不断叠加而形成的。人类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的大多数成果都是可以被模仿的,也就是说,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必顽抗于最后一隅,因为那样只会在人工智能的炮火猛击下遍体鳞伤;同时,停止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不现实,也违背了我们相信世界永远发展的世界观。

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类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了吗?恰恰不是。人类更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人工智能只能“像”人类,却终究不能做到“是”人类。人工智能行事有两大风格:一是注重相关性而非因果性;二是追求效率。人类在过去的几万年中,无时无刻不在探寻“因果性”,因为我们想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创造了神话、宗教;因为我们想明白自己身处这个世界应当如何存活,我们创造了人文主义。让人们倾听自己的内心而行事。人类探寻上帝粒子,也是来源于对因果性的挖掘。人类最不应该遵从于实用主义的魅影,整日只思考飓风天气和婴幼儿用品销量的关联性,那样就剥夺了我们的价值,剥夺了我们身而为人的骄傲。

同时,一味地追求效率也会违背于我们的信念。美国的最高法院在作出审理时,遵从的从来都不是效率,而是平等和自由、个人与国家的利益高低。倘若某天地球发生饥荒,人工智能给出的最高效率的做法是剥夺几百万人的生命,这世上还有哪个统治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吗?除此以外,人工智能遵从于算法行事,而当人类开始像人工智能一样行事后,人类的差异性也就被泯灭了,因为同一种算法在同一种情况下必定得出同一种结论。退一步来说,这样的统一算法也必定导致全球资源分配不均;而倘若考虑算法的进步,一个更为恐怖的结论将被得出:富有而有权势的人掌握先进的算法,而穷人只有落后的算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那时唯一的结局,甚至不是精神上的“人类已死”,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死亡。

人类已死?至少在今天看来,人类还可以坦然地否定。但当人类放弃了我们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时,人类将会像?黑客帝国?中一样被人工智能所统治。不同的是,这次的人类不会有救世主尼克的出现。所以,请别让“人类已死”的问号变成沉痛的句号。

《人类已死?作文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