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村里唯一一个有出息的青年,从小就有志气,这不,刚升上科长就来接父亲老王去城里住,街坊邻居都是羡慕不已,都说老王家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可是,老王的心里却是千般不愿意,因为他老是惦记乡里的街坊邻居,更惦记着家里几亩田地,说什么也不肯跟小王去城里。
终于,在小王的再三恳求下,可算把老王请到了城里,这刚一进小区,老王就开始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张老脸像打了褶皱似的笑开了花,见到一个人也不管小王认不认识就开始打招呼:“你好,你好!”这真是让小王尴尬至极,因为他跟小区里的人关系并不好。
楼下水果摊小贩李姐,有一次卖给了小王一个不新鲜的西瓜,所以小王对她的印象一直不好,之后说话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
隔壁的李大爷整天紧绷着脸,每次见到小王都不苟言笑,就好像欠他钱似的,小王更是对他避之不及。
还有物业小陈,曾与小王结过仇,上次小王家水管漏了,家里就像发大水一样,联系了物业好久都不来修,气急之下小王跑到物业说理,却正好赶上小陈值班,本以为有邻居办事可能会好一点,没想到一点没帮上忙,反而还教训了小王一番,说他“没素质”,跑到物业耍酒疯。从小就有志气的小王,更是觉得受到了侮辱,从那以后再也没与小陈说过一句话。
小王的话对老王没有丝毫影响,在老王看来,邻里之间是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帮衬的,不应该斤斤计较,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不管邻居有没有对老王回应,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朝他们投以问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甚至热情的有些可怕,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得到邻里的热情回应,小王终于还是忍不住了:“爸,以后不要跟他们打招呼了,咱老家兴这个,可是城里人是不兴的……”
“儿子,咱们打招呼打咱们自己的,别人不理我们是他们的事,咱们热情点总是没有错的”,父亲依旧是还是将他的脸皱成了一朵花,对着来往的人依旧打着招呼:“老李,吃了吗?”
令小王没想到的是,这次父亲居然没有“热脸贴上冷屁股”,一向高冷的李大爷不太自然地笑着说话了:“他王叔,您吃了吗?”
此后,事态变得的一发不可收拾,过往的人,甚至连小王不认识的人也都向父亲投来善意的笑容和问候,就连小陈看见老王都会说一句:“王大爷,您吃饭了吧?”
小王愣是半天没回过神。
不久后,父亲就要回乡下了,小王怎么挽留都留不住,父亲老是惦记家里的几亩田地,家里的鸡鸭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小王耐不住父亲的念叨,还是把父亲送回来了老家。
父亲走后,小王依旧整日穿梭在邻里乡亲,可是一切都不一样了,每天下班后有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朝他打招呼,小王知道,这都是父亲的功劳。
“李姐,收摊了啊?”小王朝着楼下水果摊的李姐问道,“是啊,小王下班啦,你爸呢?”
“他回乡下了,说是惦记着家里的几亩田。”
“你爸爸是个好人啊,以后有空常把他接过来多住几天吧,大伙都很喜欢他呢!”
小王会心一笑,原来父亲早已经深入人心。
这天小王家里水管又漏了,他在家里拿着钳子和扳子灰头土脸的修水管,动静有点大,惊动了隔壁的李大爷,李大爷敲门大声喊道:“小王,你家怎么了,动静怎么这么大!”
“李大爷,我家水管又漏了,我在修水管呢!”小王喊道。
一阵安静之后,外面再次响起了李大爷的声音:“小王啊,你把门打开,我帮你修!”
小王灰头土脸的打开了门,看着李大爷拿着钳子就往里冲,竟然帮小王修起了水管。
小王愣是半天没反应过来。
不一会,门铃声再次响起,物业小陈也来了,他带着一个维修工人来到了小王家:“小王啊,你家水管老是漏,我跟上头申请了一下,这不,正好赶上了!”
小王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只是一个劲的说“谢谢”,李大爷从水管底下钻出来一脸微笑,满脸的褶皱就像父亲一样:“傻孩子,说什么谢谢,你父亲说得对,邻居之间就是应该相互帮衬的啊!”
说着,小王与小陈也相对一笑。
小王没想到,短短几天,父亲就与这里的人们有了这么深厚的友情,也许是父亲的淳朴打动了他们,也许在楼层的禁锢下,城里人之间早就没有了乡下人的真诚,但是,他们的心里是也渴望多些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吧,是父亲打开了他们紧闭的心门。
路上,小王又听见了熟悉的声音:“小王,下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