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知春亭

2021-09-10 23:52:09
颐和园的知春亭作文800字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北京颐和园中坐落着各式各样40多个亭。来颐和园游玩,一定不能错过知春亭。

知春亭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什么不叫“宜夏”,“迎秋”,“喜东”而偏叫知春呢?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代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知春亭处于山之阳,湖之东,初春时节冰从此处开始融化,得春最早,知春最先,感春最敏,故取名为“知春亭”,距今已约300年。

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文昌阁前,昆明湖东岸边的一座小岛,北有山屏,南面朝阳。岛四周环水,与岸隔绝。光绪十九年(1893年)知春亭重建,为方便慈禧到亭中游览,在亭东面添建了一座平桥,使小岛与湖东岸相连。建筑面积约105平方米,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9。76平方米,亭高4。25米。台基用青石制成,四角抱角石,四面有如意式青石台阶。亭内四角有大小不同四根立柱,大小各两根,一共16根。大的直径15厘米,小的直径12。5厘米,涂深红色的油漆,高2。25米。1950年,亭内纸天花换为木天花,画有49朵井字牡丹,最中间的一朵花苞为粉红色,其它则是白牡丹。斜梁上画有花纹图案,主要由蓝绿黄三种颜色组成。两层亭檐由瓦片组成,四角有吻兽,在古代吻兽被誉为辟邪物,常置于大型建筑上。顶端有方形宝顶,四面刻有花纹,是建筑的集中点和有力的结束。亭西还有一座三孔小桥通向一座更小的岛,供游人拍照赏景。

与颐和园中其它亭相比,“知春亭”有一个独特之处。它四周没有阻挡的东西,来到知春亭上便可把颐和园中北面万寿山,南面十七孔桥,龙王庙、西面六桥长堤,以及碧波粼粼的昆明湖尽收眼底,欣赏到长达2000多米的天然风景画卷,把偌大的颐和园一览无余,就连远处的玉泉山,西山也历历可见。这是知春亭在园林设计上最成功的地方,也可以说,这里就是颐和园的“园眼”。

到了冬天,傍晚五点坐在知春亭,太阳开始落山。从十七孔桥上方慢慢滑动到西面玉泉山上方。太阳此时已经有一半沉入山谷,远处的山连绵起伏,层次分明,还有半个太阳散发出橙黄色的光染红了一半天,从深红渐变到橘,再渐变到暗黄,和蓝天融合,云彩也成了粉红。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昆明湖面上,湖水也变成了橙色,形成了一幅优美的落日图,别有一番风味。

《颐和园的知春亭作文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