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旗下讲话

2021-08-25 17:47:08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有关粮食的话题。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粮食战争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桓公要称霸,但邻国鲁国发展迅速,成为齐桓公称霸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齐桓公便问计于管仲。当时齐国和鲁国各自都生产丝绸,齐国生产的叫做齐纨,鲁国生产出来的则叫做鲁缟,这两种丝绸在当时都是闻名遐迩的商品。为削弱鲁国实力,管仲给出的办法非常简单:他下令齐国上下把以前用齐纨为面料制作的衣服都收起来,不再穿了,只穿用鲁国布料制作的衣服。如此一道怪异的政令,让不明所以的鲁国看到了巨大商机,鲁国商贾们开始大量收购鲁缟,鲁国百姓也有很多人放弃种粮,积极加入纺织行业中。结果,这一年,鲁国粮食产量锐减。一年后,管仲再出奇招,命令齐国百姓不得再向鲁国购买布料制作衣服,然后又大幅度抬高粮价。这下鲁国慌了,先前许多人囤积的鲁缟布料开始滞销,而国内粮食又陷入短缺的困境,只得拿出大量钱款向齐国高价购粮。经过如此一番折腾,鲁国经济近乎崩溃,最终被迫签订了屈从齐国的条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纨鲁缟”的典故。

由此可见,粮食不仅仅是食物、商品,也是一种战略武器,甚至在有些时候,比原子弹还要好使。深谙这个道理的美国人基辛格曾毫不避讳地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每天14亿多张嘴要吃饭,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同志以战略家视野审视“饭碗”问题,他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是的,一个国家靠进口吃饭等于让别人卡住咽喉,靠不住、危险大。

老师们,同学们,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但我国实际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就拿粮食来说,我们要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古语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勤俭节约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可珍贵的财富,最可依赖的资源,也是我们可以有信心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真正优势和可靠保证。

老师们,同学们,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俭朴的确是代表着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但俭朴不是小气、吝惜。倡导俭朴,更不是鼓动大家都去过“苦行僧”的日子。过去,一提及俭朴,就想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清贫。其实,这是对俭朴的偏见和短视。今天,我们弘扬新时代的俭朴之风,本质上是反对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俭朴之风本身就包含合理的、必要的、量入为出的正常消费。

在我们国家启动经济内循环的时代背景下,抑制消费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而适度的理性消费和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还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那么,养成节俭意识,弘扬俭朴之风的有效路径在哪儿呢?我以为:

一是要靠内化于心的自觉。要真正意义上弘扬俭朴之风,我们全体文定的师生就必须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觉悟,必须有“用之有度、取之有节”的自律。没有内化于心的自觉、自愿与自律,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可能流于形式,都难以跳出“一阵风”的俗套。

二是要有外化于行的实践。我们文定师生弘扬新时代的俭朴之风应该从小事做起,应该从自我做起。当我们在食堂盛饭的时候,可问一问自己:今天,我节约了吗?盛得多,我是否能够把它全部吃完?当离开教室时,我们把教室里的空调、一体机、电灯、风扇关闭,这是一种节约;当我们洗完手后,把水龙头关紧,这是一种节约;当我们使用纸张时,充分利用,而不出现仅写了几个字或者几个算式就扔掉的现象,这也是一种节约。滔滔江河汇于细流,巍巍高山起于垒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节约一粒饭、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请大家坚持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日积月累,我们的小节约就能形成文定的大节约、社会的大节约。

老师们,同学们,从节约粮食开始到真正走向俭朴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也是我们新时代文定人的素养和道德的集中体现。让我们全体师生自觉行动起来,使弘扬俭朴之风在文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时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作者照片:潘景娥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旗下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