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统治阶级无知腐败的结果
一座被雨果称赞的万园之园,在十九世纪,随着英法联军攻入首都而毁于一旦,这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当我们忍痛翻开明清历史,就会发现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在我国明朝之前,国土面积辽阔,科技发达,思想先进,综合国力强于各国,明清统治者接手后,非但没有励精图治还自持地大物博,不屑于与他国交流借鉴。乾隆年间“闭关锁国”的法律条文让中国彻底与世隔绝,安于现状。
清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官员的腐败贪污进一步放大。官员们媚上欺下随处可见,士兵斗志消极、装备落后,让英国来使对此差异:这样一个大国,他们的军队为什么不换成更先进的武器呢?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奢侈太后”拥有一件有三万多颗珍珠制成的长衫,与其奢侈浪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民百姓以葱、豆腐、鸡蛋为美味,白菜、白薯也是佳肴。在1876~1879年间华北大旱竟饿死了一千多万人。如此腐败的统治阶级加大了英军侵华的欲望,鸦片战争也将要拉开它的序幕。
面对列强侵华,清政府选择了“息事宁人”的对策:割地赔款,签订丧国辱权的条约。此举措非但没有阻止亡国进度还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华的野心。
这个世界的奇迹、东方艺术的巅峰,在本国无能软弱的内因和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外因之下化作一片焦土;这个凝聚了中华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变成了一片败瓦和残骸的废墟。
今天的我们站在它的面前,倾听着他无声的控诉,他申诉着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们的无知、自大与腐败,警示着后人不要重蹈覆辙,我们在它的控诉声中领悟了一个简单质朴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