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随之改变了:阅读变了,人们利用“三上”的时间看书——在公交车,地铁上看一段文章;在如厕时看一段文章;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也可以拿起手机看一段文章。购物变了,再也不用在柜台前纠结于选择了,想好了,拿起手机就可以作出决定了。聊天也变了,再也不用在心中构思半天才挤出一句话了,想到什么就发什么。我们的生活像一个掉在地上的瓷瓦罐,变成了一片片的碎片。时间碎了,说的话碎了,我们的思想也碎了。
我曾经反感这种碎,抱怨这种碎,反感这种碎让我们不能完整地系统地思考,抱怨这种碎让我们不再有时间沏杯茶伴着书香,安静地将一本厚厚的书,一点点地读薄,直至最后。
我一直拒绝这种生活,认为这样的生活让我们过得毫无意义,但是,现在我却逐渐明白了过来。
从水中冒出的水泡,缓缓地浮向水面,最终在水面变成了无数的小水泡,形成了泡沫。水泡破碎了,它还是水泡,生活变成了碎片,但它还是生活啊
对这种碎片化的生活,可能并不是我们所向往的,也许陶渊明采菊于东篱的恰然自得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对破碎化的生活不应该一味地无济于事点的抱怨,更多地是应该适应它,接受它。
零碎的时间,让我们少了静下心读大作的时间,但不代表我们就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零碎的信息,每天汹涌而至,但不代表人会变成被动的接收器。
我们首先要有理性思维和判断力,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这样才能防止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时不时地整理一下碎片,在读完一段文章后,要回过头将读过的段落串联起来,将如同散沙般的信息与知识在脑海中反复加工与提炼,将碎片还原成完整的整体。
碎片的生活是新时代的产物,我们要学会适应,碎片化的生活已成了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是有灵魂的主体,面对碎片化的生活,我们要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