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是懒汉,手是好汉。”这是妈妈经常给我讲的一句话。仔细想想,老人讲的确实有道理。
眼是懒汉,是人都有的惰性,懒于学习、懒于思考、懒于动笔、懒于……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人之所以会有惰性,是因为他有依赖,有人替他干。“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历史名相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三分天下。在位期间,事必躬亲。以是,手下大小官员紧随其后亦步亦趋,惟丞相马首是瞻,渐渐地都养成了凡事依赖丞相、凡是听从丞相钧裁的习惯,就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情形。后来阿斗亡国,“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人之所以会有惰性,是因为他有时间,还可以再缓。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形,老师布置作文要当堂或当天完成,学生就叫苦连天,还没思考好,还没理出个思路,还没确定选取那些素材……总之是当堂完不成。当老师给了他们三天时间后,依然还有学生没完不成。可是,遇到考试,那就是另一番境况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考试那90分钟的时间内既做了其它的试题又写完一篇的作文。
人之所以会有惰性,是因为他有老本,还可以再吃。经常有人说“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经验丰富、阅历深广,固然好,但如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常常就会变得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引发惰性。
娘勤儿女懒!当一切都有人铺垫的时候,谁还愿意自己动手呢?当时间还充裕的时候,自然就会滋生了缓一缓、等一等再做的思想。当自己篮子里还有果子吃的时候,谁又愿意还去捡果子呢?于是,推、拖、等、靠的惰性就占据了上风。
眼是懒汉,手是好汉,再苦再累的活,只要人克服了惰性,立即行动,就会干一点少一点。不怕慢,但怕站,龟兔赛跑的故事,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播种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动起来,最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