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最后一节,我照例到班里去看一看。发现孩子们都在抄写黑板上的作业,每个小课代表密密麻麻的在黑板上写了很多的内容。孩子们一边吵着,一边说:真多啊!
有个学生问我:老师,历史整理几课的内容?我看了看黑板上写的是3课,想了想,说:整理1课吧!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我赶紧的让孩子们静下来,因为别的班孩子上课呢!
是啊!作业这么多,对孩子来说好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题海战术是最贴近人心的一个方法,在很多的时候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可是,面对黑板上的“整理全册知识点”等作业内容。我却怎么也理解不了。利用2天的时间整理完全册书的内容,这现实吗?即使整理完了,孩子们能记住多少呢?
由此,我想到了作业的作用。作业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达到温故而知新,让孩子们通过课下的复习来重新理解记忆课上的内容,并能够自己尝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的目的达到提高,是作业布置的最好结果。
是否作业一下子布置很多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呢?一口吃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知识来说,显然更不可能。即使吃下去了,也难以消化。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细嚼慢咽。对于大科来说,可以允许,每天都有作业,但是,作业的布置内容不宜过多,每晚不宜超过30分钟。其他的小科,每隔2、3天也可以有作业,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的作业量。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作业布置,就能达到一个复习的好效果。
以上是对常规作业的布置的看法,对于开拓性的、拓展性的作业布置,则更需要教师深入的挖掘和本科目有关的内容。能够为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做出有益的探索。这就属于研究性学习方面的内容了,在此,就不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