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五月三十日聆听了丁如许老师的报告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很有必要将班会上升为课程,提升它在教学中的地位,而这种课程可以是班本课程,也可以是校本课程。
在大多数学校,班会课处于一种“鸡肋”的现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班会课的大部分内容成为布置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以及总结上周出现问题的发布会、批评会。甚至班会课的时间从来都不完整,常常被别的事情所耽误,例如开会、打扫卫生等。而学校的领导也往往认为占用班会课是理所应当的,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更有甚者,班会课成了班主任老师的补课时间,将班主任老师先前上课的遗留知识点,利用班会课补过来。如果想拿掉班会课,又觉得不妥,离开了班会课,还是觉得不妥。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于班会课重视的程度和研究程度,我们还远远不如一些发达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提高对班会课的认识,提高对班会课的研究程度,制定好对班会课的各项标准。
联想到我区时下正如火如荼的新教育,感到很有必要将班会课同新教育结合起来。毕竟新教育活动中有一项就是开发卓越课程,班会课程作为卓越课程的一项建设内容,是完全可行的。
班会作为一门课程的出现,必然要有课程的一般组织形式,一般的课程标准,一般的上课目标要求。如果成为校本课程,则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需要学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既有学校的统一要求,又有班主任老师系统的具体安排、规划。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学校课程或班本课程。
在班会上升为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有共性的东西加以研究,形成具有自己本地特色的课程。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尝试进行了研究、探讨。如果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实施全部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那将是对我们课程建设的一个极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