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二十四小时似乎对人们来说根本不够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碎片化的时间,将二十四小时当四十八小时,甚至更多来使用。
碎片化时间的出现,客观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渴求。在公交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打电话、谈业务、阅读书籍来充实自己的人们,就是最好的例子。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善用碎片化时间的人。他在食堂排队买饭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在上班途中,需要走几分钟;外出候车的时候,需要等几分钟。他就是在这无数个“几分钟”的时间里,学会了英、德、俄、法四门外语。由此可见,在大学者的眼里,碎片化的时间同样是如此的重要。
碎片化的生活被推崇的原因有几,身处的时代迫使人们更重视碎片化时间。商业上,大大小小的公司开始不约而同地追求速度,因为速度创造更多的利益,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学业上,早有无数的成功鸡汤书推崇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使得青年学子趋之若鹜;生活上,人们也乐意用碎片化时间娱乐,放松自己。
碎片化生活被多数人津津乐道,可美好的泡沫下同样藏着人们所意识不到的改变。
我国的圣人数不胜数:孔子、老子、孟子……他们对天命,轮回看得如此透彻令现代人羡慕。但人们都忽略了他们对于自身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好比《劝学》中所提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确如此,碎片化生活让人们如同钟摆一样,一刻不停,渐渐让人们的心态变得浮躁不堪,不愿也不甘深入,沉下心地从事某一项工作。反观古人,每天有充足的整段时间可供他们思考,反省,进行思维的碰撞。
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学会合理使用碎片化时间,平衡它与整段时间的关系。一味地追求某一方面,使我们走向极端,认知产生极大的偏差,碎片化时间只是如同画龙点睛的那一笔点睛。所以,我认为主要的依旧是整段化时间,把握主次,无需追求速度,而应是效率,更是质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原先的生活被改变,也影响了我们的心态和认知。因此,人们需要将自己调整到懂得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生活有好有坏,这就见仁见智,因人而异了。最后,我希望人们都能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