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学伊始,我跟着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又重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让我再一次重温了经典对文化的传承,再一次了深刻明白“孝”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我们每个人终生的使命。那么,孝是什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怎样做才是孝呢?
一、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具体要做到些什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尊重长辈。
现在的孩子,已经习惯于被家里的长辈捧在手心,而长辈们过度的疼爱使得孩子们渐渐的变得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粗暴无礼。而《弟子规》中,通过讲述古人的孝亲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有了长辈才有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我们,一定是有原因的,要虚心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尊重长辈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我们凡事能够设身处地的为长辈着想,把礼貌用语常挂嘴边,长辈们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尊重长辈就是一种孝顺。
二、
“家和万事兴”。兄弟姊妹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也是对长辈最大的孝顺。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新政的出台,不少家庭都欢喜的迎来了“二胎宝宝”。但是这些“二胎宝宝”有的也成为了他们哥哥姐姐的“眼中钉,肉中刺”。许多家庭,并没有得到原本想要的幸福美满,换来的却是鸡犬不宁。时代的发展,也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都市人把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转接到家人身上,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家人发生争执,使得长辈和孩子原本宁静的生活遭到破坏。有的老人为了躲避这些“纷争”被迫离开了家,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弟子规》告诉我们:“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哥哥姐姐的要善待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哥哥姐姐。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了。
通过学习《弟子规》,通过感受古人对待兄弟姊妹、对待父母亲人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家和万事兴”的真正含义,让我们在对待兄弟姊妹,对待亲人爱人时,更多了一份包容、一份真诚,一份友善。
三、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仪表仪态都能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写照。因此,一个人端正的仪表也是对长辈孝顺的一种体现。
《弟子规》告诉我们“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无乱顿,致污秽。”出门时,衣着要整齐,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放置服装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长辈孝顺的一种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端庄的仪表,展现好的精神面貌,为我们的长辈“代言”。
四、
孝,不一定要做到仲由那样,百里负米,也不一定要做到王祥那样,卧冰求鲤……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做到大孝,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回报我们的亲人;以反哺之心来孝顺长辈;以感恩之心来回报亲人,让“孝亲之花”永开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