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评选本世纪最机智的小偷,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票让给碎片化这个也许大多数人都会很陌生的名词。
也许你在等车时听到包中传来系统铃声,就打开手机,呀,是班级群里小丽在发红包,快快,啊呀,没抢到。于是不死心地继续守着屏幕,最后终于抢到了一个,车也来了,你就心满意足地上了车,还为自己善于利用时间感到满意。
上车后,本想给家长打个电话,或者背一下今天老师刚刚布置的课文,不过转念一想,今天一定有更多机会抢红包,于是又拿出了手机,一边看群消息,一边听音乐。过了一会又转战某个公众号,看到推荐的某某“哲理”公众号似乎还蛮有用,于是就关注了。刷完公众号,发现快到站了,收好手机,下车。似乎看来,自己还是蛮会节约时间的嘛,一小会过去,竟然看了这么多消息。
这时候,其实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看上去,我们读了很多消息,了解了很多知识,但是,知识真的是用量来定有用程度的吗?
即便我们看的是心灵鸡汤、哲理名言,刷的是时事新闻,但不能否认,所有的信息进的了你的眼,大多数却不能引起你的思考。
当你看到新闻下面有个感兴趣的话题,即便无用,你是不是也会点开看看,然后,看了一个再看一个……最后快要睡觉或是不得不结束的时候,有点觉得时间好像没过去多少,但是的确过去了一大截。似乎有点浪费时间,但我是在学习,是在看新闻呢。于是就放下心来。
现在的消息都是一块块的碎片状,其中很多虽然真实,却未必有深度,你看过之后,真的会好好思考这件事情的本质吗?碎片即便精致无比,也比不上一个整体的技巧和完整性,试问,一篇几十字的文章,又如何比得上深度的思考?而这些,需要时间,却不能算是浪费时间。
碎片化正在悄无声息地入侵你,在你以为自己节约时间的一点一滴中。你觉得让你节约时间的短篇、消息,恰恰是把你的整段时间一点点磨碎的的小刀。
所以,碎片化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料而不是学习信息的主食,所有知识,尤其是有用的知识,都需要时间去真正消化。让我们在闲余时间里,放下手机,离开碎片化,多备几条定理,多背几个单词,充实自己,用每天的半小时、几分钟,堆砌成一座知识的高峰,而不是被碎片化的知识勉强拼起的无用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