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人没享受着战争后世界统一运作而带来的更高效的科技生活,沉溺在安逸中而忘乎自我以至于终日散漫,不再为生活加以思考,在以追星、追剧、浏览各种社交网络为消遣的生活中迷失疯狂,而殊不知自己正不断噬取着大量零散信息,或许等到某一日他们清醒过来却已浑然不知自己到底处于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中。
在碎片式的生活中,人们不存在一个固定系统,碎片式交友、碎片式接受信息、甚至是碎片式的人生。在网络上常出现的“标题党”便是碎片化生活下所出现的一种缩阴。所谓“标题党”,也就是浏览信息只关注标题的人,这些人在与他人的交际中,什么话题都能够加入讨论,但是却都只是一知半解,常常泛泛于人群的笑声之中。许多人常说,现代人不会思考,其实这也是碎片化的弊端之一,在微博上,总有那么多人喜欢将自己的思考想法输入仅仅一百多字的空格中发表。试问,真正的思考是仅仅一百多字就可以阐明的吗?那些人将自己的想法浓缩再浓缩,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则精华没有留下多少,倒是从头到尾都是华而不实的话语,看上去便是很“高大上”的样子。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人们碎片式地输出,碎片式地接受,以至于人们的思想日复一日地浅显。
寻找生活的新鲜感,在这个为终日忙碌的工作而奔波的社会中,这样的行为固然没有错,或是说可以理解。但不经为此而感到可惜,仿佛是大浪中的一滴水,随波逐流,在大浪中不断翻滚后,终于平静地被埋没。回头看看,自己这一生究竟做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有。他们似乎没有一种对于生活到底该如何前进,并以何种形式终止的思考认识。只是在茫茫无际的道路上盲目的前进而已。
我们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生活,我们无法改变,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这样碎片化的生活,因为这个社会它即是如此。但在系统自己的生活后,我们应当为自己建立信仰,我此指的信仰不是指宗教信仰。列夫托尔斯泰说:“所有信仰的本质就是,它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我们不能改变身边人的看法,或许会遭受到不一样的目光;或许知道最后自己都是孤身一人,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前行;又或许直至最终都没有触碰到终点。但是,当你或过头,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就连脚印都能够连成一条完整的道路。也许曾经懊恼没有达到目标,但却不后悔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人最应该为之哭泣的不是你努力了没有达到,而是你连努力都不曾有过。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无与我皆无尽也。”有一个固定的生活系统是一个人能够确立信仰的前提,而能够心无旁骛地向目标前行,那你的一生都将是永恒的,正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们,他们似乎永远够不到哲学的尽头,但他们对待哲学信仰与其思想生命是会被人类所代代相传,不竭不枯的。
而这,正是碎片化中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