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是当下被许多人所谴责的一个概念。我们谴责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再也没有办法提取一长段完整的时间来做某一件对我们有益的事,例如阅读一本完整的书、认真地进行社交。然而这实际上并不是碎片化生活的锅,碎片化就像是拼图,只要我们有耐心去拼完它,还是能拼出与原来相差不大的图案的,只是在碎片化的条件下,许多人放弃了去一点一点积累,而是选择一点一点浪费掉这些碎片化的时间罢了。
我们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阅读到了什么?有许多不注重版权又不注重文章真实性的公众号文章,它们成为茶余饭后荼毒不同年龄段人的心灵的读物。没有科学依据的民科文章的荼毒之下,不仅引起了许多人对“转基因”、“电磁辐射”等错误方面的担心,还造成了一种逐渐人们只看标题而不认真看文章的恶性循环,产生了不久前一篇“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曲解文章内容事件。
其实我们在碎片化生活的条件下完全是可以过出不一样的生活的,这虽然是更考验耐心、更需要努力去弥补连续性的缺失的事情,但是依旧是可以做到的。我们依旧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中阅读书籍、与人社交,事情都是可以不浮于表面的。可是现在的状态若是“我阅读是为了泡杯咖啡拍张照,在朋友圈收到几个赞”,或者“就是在网上多交几个朋友给人以我很吸引人的印象”,那是完全克服不了现状的。碎片化生活的真正问题在于它给了我们不去深入地做一件事情的借口,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很有道理的借口。在遇上碎片化生活的道路口,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改变社会的话,就在社会中适应自己——去保持原来的阅读量、社交深度才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继续坐在这里刷着手机,抱怨一下碎片化生活有多糟糕。
如果我们好好思考一下不在这个碎片化时间的时代里,我们是否还真的会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交一个能谈得了人生的知音,发现其实得到的答案是心虚的话,这个问题就远远不是只存在这个时代了。就像我们总抱怨没有时间给我们发展兴趣,可是到了有时间的时候,却还是颓废地无所事事,做着无意义的事情,看着别人做无意义的事情,这个时候成了碎片的就不是生活,而是我们的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