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人感叹:“现在再也找不到时间真正好好沉浸于一件事中了啊,不像以前可以手捧一本书蜷在椅子上,从正午直到黄昏。”我也有这种感觉。人们叫嚣着要远离QQ和微信,大声疾呼要摒弃碎片化的生活,要回到从前的简单和完整。
又有时看到有人写文章说自己如何远离微信多少多少天,感觉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在以前我一定会同意,但是现在我对这类东西都冷淡了。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加以夸大和宣传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适者生存。
我觉得,碎片化的时间本身和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很大关系,碎片化的时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做什么事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陆放翁说过,“待饭未来还读书。”欧阳修也有“枕上,马上,厕上”的“三上之功”。他们可曾抱怨这些时间过得委屈且浪费?以他们的大家之道,怕是给他们手机,他们也只会笑笑放在一旁。
那么现在呢?不用想也知道,相对于看书人们更愿意极快地浏览朋友圈花花绿绿的图片。那么为什么不看书呢?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这点时间根本不够看书好么?”,然后就一本正经地说理,讲什么看书是要抽出大段连续的时间看的,这样才能真正沉浸其中,感受到书的灵魂从而获得感悟云云。于是由于他们都忙于工作和这样那样的事,就再没有抽出时间来看书,理由是只有碎片化的时间。这是人们自己给自己下的牢笼啊。
好在已经有一些人发现,其实这些时间也可以用来阅读,于是地铁里便又有了在手机上看书的人。也许有人会说能这样看的书都没什么营养,但是这只是个人偏见而已。有人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难道就没有人看世界名著?况且我自己就是后者的一员。所以,只要心能静,没有什么是碎片时间里不可以做的。倘若心不静,则就连看朋友圈也巴不得一目十行,最后发现从中也没有什么收获。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化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碰一下就缩回手然后骂它,而是要去适应它。无论什么时候都一样,这个世界不会去迁就那些不适应它的人。而对我们来说,我们完全可以不用打开QQ和微信,而是随时开着读书的软件,这样我们大可以远离互联网的缺陷对我们的异化。如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拥抱新的生活方式,如此你便会发现,由碎片拼凑起来的生活也有它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