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碎片化生活”原本在我们普通人脑海中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碎片化的生活已经融入千家万户,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几乎都是碎片化生活。
不得不承认,生活的碎片化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早上出门在地铁,公交车上,听一首歌,看一篇文章总比无聊地等待到达目的地好。想要阅读一篇文章一点都不费力,只是要打开某微博软件刷新一下……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微博被一篇篇140字的小短文垄断了在线阅读的市场,一条条的言论指导思想精悍简要,联络感情甚至都不用互相对话,也只需要发送几个表情符号。现代年轻人就已离不开这碎片化的生活了。可是,碎片化生活与我们拉近距离以来,也带给了我们问题:在这碎片化生活盛行的时代,到底应该随波逐流还是停留原地?
举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碎片化的阅读,现在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早晚刷几条励志微博,公交车上用眼一瞥今日新闻,下班后用电子书“秒杀”网络小说——我们将阅读时间分解,为了用简化了的语言阐述更大的信息,我们的阅读现在只是求“快”,而非求精。我们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下挤出一点精力享用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殊不知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把鸡汤滋润给心灵,亦或是这所谓的心灵鸡汤是否真的对我们有益。
在许多方面,碎片化阅读比起纸质阅读缺失了许多。比如说,碎片化阅读不能入“入神”。阅读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入神,你先要入神了,才能慢慢地领悟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对于碎片化阅读来说,就好比把名著“碎片化”,入神这一点是达不到的,其次就是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错误。实质上,阅读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体验,你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都说真正的好书是作者用心去写的,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灵魂都融入其中。而真正的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读书的过程也是思想激烈碰撞的过程,你领悟了书中的精华,就像得到高人指点一样,醍醐灌顶。是读书很高的境界了。而碎片化阅读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一点,求短小易懂却没有考虑到一篇文章真正长期受人欢迎是需要内涵的。
在生活渐渐被“碎片化”吞噬时,我们也要停下来想想,到底选择哪条路?“碎片化生活”有利有弊,至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难以下定论,这还是要每个人自己定夺。对于碎片化生活的这把双刃剑,你又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