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时刻在改变,无人知晓,永不停歇,不会遵循人的意念。随着时间流逝、科技进步,我们发现我们可以生活得很“懒”,划款无需去银行,只要手指轻点手机;购物无需去商场,只要手指轻点手机;查资料无需去图书馆,只要手指轻点手机;手机已经不是仅仅用来打电话,更多的是互联网的功能。可随之,我们的生活被互联网无情地切割成一片片碎片,随时可以购物,随时可以阅读电子书,随时可以给他人留言,随时可以学习知识……一切都那么随心所欲。
可这真的好的吗?为什么还有人要提倡保护古老的传统呢?哪怕一切在改变,仍然有小部分人固执地认为世界所谓的“进步”是不正确的,是会受到惩罚的,那么我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举个例子:曾经,若你有一个亲人在外地,你会选择怎么去联络?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寄信吧!写一封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看看现在,我们只需要简单地用微信,然后在双方都有网络时,进行视频聊天就行了,而且随时都可以。无数人称赞这个功能的方便。互联网的时代,这的确是一个有利,快捷的发明,可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事情永远没有那些人想的那么简单。首先,这个发明看似为那些不识字的老人或盲人提供了便利,双方一直进行着口语交流,可以简单有效的表达。但对一些学生,文化青年就不那么好了,因为写信也是一种让你锻炼文笔,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其次,写信可以对你的语言有系统有逻辑地进行整理,完整思考后进行充分表达,可以对语言文字反复推敲,从中还可以感受到文字的优美。同时,从充分的语言表达中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思念的强烈程度,那便是文字的力量。而视频交流虽双方仿佛身处同地,但交流都是口语化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一定有逻辑性和完整性,无法表现语言真正的魅力和张力。最后再说回信,它也是一个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写信,寄出去信的时候会想,对方收到后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啊?或许双方就会因为相互欣赏文笔而激起创作的灵感,而进一步互相学习,探讨。而等待回信的那份期待的心情和收到回信的喜悦都是视频无法体会到的。写信,延伸到今天,同样可以理解为写邮件。
就像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写的,“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碎片化的生活利弊,我想现在下一定论,为时过早。但,唯独时间可以,时间可以证明所谓“进步”的正确与否,以及我们的努力是否在向正确的目标前进。我们的生活因科技而快捷了许多,同时生活也被切割成了无数碎片,随时被打扰,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系统思维能力。希望未来的世界“鱼和熊掌可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