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的确被碎片化了。似乎所有人都在朋友圈与微博的信息流中游走着、思索着。有些自封的有识之士,发现了现代人的迷茫,便不遗余力地宣传,要求众人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远离碎片化的信息。然而,盲目地摒弃碎片化的生活果真可取吗?如何做到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才是当代人最应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碎片化的信息都十分浅薄,没有深层次的道理。其实并非如此。碎片化的信息古已有之。《论语》中大多数的语段都短小精悍,而其蕴含的哲理如今依然浸润着无数学子的心灵。网络上也有人戏谑地称孔子是第一个拥有微博的人。因为《论语》中每个话段基本上都不超过140个字。而我们每天诵读的唐诗宋词也是一种碎片化的信息。每首诗都蕴含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抑或是隽永绵长的情感。正是这一个个碎片让我们了解了古代诗人的光辉思想。而如今,学校里也挂着许许多多名言警句,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从这一个个碎片中领悟人生的意义。许多碎片化的信息其实是不同时空的相同奥义,细思揣摩,便会受益无穷。
既然碎片化的信息有诸多的好处,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碎片化信息中迷失了自我呢?个人认为他们缺乏的是对这些信息的思考。其实对于任何信息,上文所述的“细思揣摩”尤为重要。人们都仅仅把阅读碎片化的信息当作娱乐消遣,对这些碎片没有采取细思揣摩的态度,自然会埋没在碎片的洪流里,也不会得到人格与思想境界的升华。
但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愈发加快,工作学习等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已让人压力山大,哪有余力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呢?如果对所有信息追其本源、刨根问底未免也太苛刻了些,那也许是哲学家才能达到的境界。每个人都应该对能引起自身共鸣的话题细思揣摩,而其他则可以通过碎片化信息中简单明了的阐述,达到基本要求便可。对于专业化领域,碎片化的信息由于其吸引眼球、简单易懂,进而会带领你步入这一领域更广阔的境地。
总的说来,在当今社会,用细思揣摩的态度去面对碎片化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碎片,用自己的方式拼揍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相信合理地对待碎片化信息的方式,必能让人们在信息化时代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