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而每个人都需要,或者说不得不在这二十四小时里完成一天必需的例行公事,剥离去这些那些的“不得不”,二十四小时里剩下的留给自己任意分配的时间,就成了片段性的了。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每个人的片段性时间也因此更多样化了,一个片段时间又可以被瓜分给阅读、网购、社交等等不同消磨方式,如此片段中的片段就形象为了碎片化的生活模式——于是我们的生活便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并不归咎于任何传统方式或者新型媒介的干预,它的存在是应运而生的,社会进展的车轮滚滚,我们无力于脱离社会茕茕孑立,顶住压力去追赶它的步伐是必然,因此碎片化的时间给了紧绷的弦放松的机会,多样的消磨方式又让这些空闲时间不至于过于无聊。有了如此需求才会产生供应,互联网的强大之处在于,它配合着人们碎片化的时间把信息同样碎片化了,便于人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处理尽量多的信息,因此人们逐渐习惯于碎片化信息的处理模式,习惯于片面浅显的信息,习惯于不去深入思考——于是我们在碎片化生活中的效率节节上升,殊不知也同样降低了我们深度探究的标准。
可是当对于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快速筛选、过滤、消化、吸收、再筛选的循环处理过程产生惯性思维之后,那么面对集合的完整信息时,我们的专注力就遭受到了考验。碎片化的社交,诸如人们习惯于的随手刷微博,会使人们逐渐养成一种适应能力,哪怕是两条毫无联系的消息,都能在短时间里快速跳转切换,毫不产生违和感。这种能力使人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丧失对于信息全面、持久、深刻的认识。所以当面对着一章节十几页的书时,适应能力大打折扣,专注力也随着一点点的阅读消耗殆尽,甚至还会去寻找或建立某些完全没有必要的联系,以至于阅读完也难以在脑海里留下连贯的情节与架构,于是又自然而然拿起手机随手翻阅相比纸质书更易接受的微博碎片化消息——于是我们变得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非例行公事的事情。于是,一个人的精神,也逐渐变得碎片化。
碎片化时间如同海绵里挤出来的水,挤一挤,总会有。与其把时间分割得更细碎,我们更应该把碎片化时间整合成片段,在片段里完成整体性的工作,脱离对碎片化的依赖,生活的空余时间就更像是一个个片段有机结合的整体,化零为整,重整生活,拼凑起来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生活与一个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