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发达,网络热词也是一天一换,最近碎片化生活常常成为人们热聊的话题。碎片化的成因是什么呢?是网络。如今科技日益发展,碎片化生活也成为了主流。大约二三十年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白天聊天看报纸,晚上就看电视。而如今的人们早上起来刷刷朋友圈,等车的时候看看推文,在车上看看短篇报道,睡前再刷刷qq空间。这就是碎片化生活了,然而碎片化生活是利还是弊呢?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有名的“碎片化阅读”吧。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摄入碎片化的信息,这种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碎片化最近颇受争议。觉得碎片化有害的人认为碎片化阅读会使人失去耐心,养成浅层阅读的习惯,消弱了阅读的自主性,史学博士穆峰曾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而支持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可以使人在极少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这对学生和上班族很有帮助。而且可以更加的跟进时代的潮流,是人们有共同语言。聂震宇曾讲:“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作为一个学生,我觉得适当的碎片化阅读还是很好的,就像是我可以在等车的过程中和乘车的过程中背英语或者语文。可以在睡觉之前复习,预习。也可以在休息的时候看两篇感兴趣的圈子里推送的话题。这个不仅可以使我更好的劳逸结合,也可以大大节省我的时间,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放松。但是,我还是喜欢在周末捧着一本长篇名著细细评读。所以碎片化阅读不可一致否决。
再来讲讲“碎片化阅读”的孪生兄弟“碎片化学习”吧。碎片化学习是我们现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但也不是现在就有的。古时候的《论语》《墨子》等名著便使用了一篇一记的方式。这就是“碎片化学习”的来源。如今,人们也在使用着这种方式学习,都因为这古来有之的方法灵活多变,掌握灵活,还可以因材施教,专题训练,大大增加了学习的效率。作为一个学生是可以感受到的。例如我上一章节学得好,这一章节却没有懂,那我就可以专项训练这一章节,也可以将两个章节混合训练,有助于学习也有助于吸收知识。既然这种方法古来有之,并且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和节奏快速的世界中不被代谢掉,说明这种方法有用有效,那就是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是值得推广的。
由此看来,“碎片化”生活不全是有害的,它也是有好的地方的。记得曾有人说:“事情是有正反面的。”我认为碎片化生活是可以暂且使用下去并且调整的,在这个迅猛的世界里,或许是最适合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