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碎片化”式的生活、学习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甚至变成现今人们议论的话题之一。如今,人们对于“碎片化生活”的贬远大于褒,如谈虎色变般地避之不及。其实“碎片化生活”并无那么不堪。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一位智者用大石头装满了一个空瓶,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们说满了。但智者却又装进了许多沙粒,那些沙砾填满了空隙。智者再次发问,答案依旧。可智者又装进了水,水渗进了更小的缝隙,这下真的满了。
在我看来,人们的生活就如同这个空瓶,每天要做的、计划了的事就如同这些石头,而如排队、坐车等等诸如此类的空余时间就如同那些空隙。而“碎片化生活”就是那沙砾、清水般的存在。
有的人们认为“碎片化生活”占据了他们生活中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认为“碎片化生活”将知识大幅度地简化,使人一知半解却以为十分了解。这样的观点乍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似乎“碎片化生活”就是那个使人们生活、知识体系变得更糟的罪魁祸首。可是,追根到底,去选择往瓶子中放石头还是放沙砾的是我们自己。认为时间被大量占据的人只是自己讲本该放石头的地方都装了沙砾罢了,这难道怪沙砾吗?而那些认为“碎片化生活”使人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十分了解的也是同理。没有人告诉你“你看到的即为全部”,只不过是自我的浅薄无知与一厢情愿罢了。所以,这类对“碎片化生活”的抨击,并非“碎片化生活”真有如此不堪,只是人们将自身的不足、缺点(如自制力差、自己为是等),将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本末倒置所带来的危害嫁祸给了“碎片化生活”罢了。
事实上,“碎片化生活”不仅没有那么不堪,恰当使用,对人们的生活是十分有利的。它不仅能如沙砾、清水般填满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等候的时间中多学几个新单词、在坐地铁公交的时候看看今天发生了什么、在闲暇之余能够学习些生活小技能、小常识。除此之外,还能将像购物、聊天交友这类原本需在线下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的事情,由于它的存在使人们花费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可大大缩减,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省下等车、开车的交通时间;省下从这跑到那、货比三家的时间;省下排队、等人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我们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想做、要做、需做的事。去看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去读一本想读已久的书、去干一件想干已久的事、可以完成的更多了、可以游历更多了……非乐事哉?
所以,别再一边自己抓着手机不放、一边指责着“碎片化生活”了。做一个明智的人、学会如何正确地巧用“沙砾”与“清水”去填满你的生活吧!它有如一把利剑,恰当使用它则可助我们勇往直前、为我们劈出一个又一个的新世界;而若我们不善用它则很用可能会伤及自己,得不偿失。总之,一切选择权在于我们,希望我们都能正视自己,正视“碎片化生活”,能够善用“碎片化”,去拥抱、去迎接一个更好的“碎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