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闲,摸出裤袋里的手机,手指飞快地解锁,继续浏览之前的页面。有着这个习惯的人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移动端的急速发展,海量信息变得像无孔不入的潮水一般,将我们一切时间空隙填充得满满当当。这样的好处自然是明显的,现代人类牺牲了一些无用的时间换来了大量信息的捕获,这似乎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但是尽管生活碎片化了,我们却依然要抱着对待完整生活的态度。
只有抱着对待完整生活的态度,那些经典著作才不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浮光掠影。
苏东坡在翰林时,读《阿房宫赋》至四鼓,洒然不倦,这是古代仁人对待阅读的态度,何等虔诚。短短一篇《阿房宫赋》,若是我们用碎片化的态度去阅读,需要多久?我看最多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真的用心体会过这篇文章美妙的音律吗?真的会在这些文字中揉入自己深思熟虑的独到见解吗?答案皆是不。可见碎片化的方式阅览经典得到的只能是一个最粗略的、最浅显的印象。
只有抱着对待完整生活的态度,我们才能对接受信息有最正确的认识,以及发表最为恰当的看法。曾经有一幅照片,是一位主治医生在进行了6小时连续的手术之后,疲惫地坐在手术室的地上喝着葡萄糖水。面对如此感人的画面,底下的评论竟然许多都是“葡萄糖水的钱是不是病人出的。”这样的话。我认为抛开其它主要原因,碎片化的态度也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正是这种态度,让网友们放弃深度思考,让如此严重的话题变成了用恶劣的手段博人一笑,而面对这样恶劣的评论,如果我们不用完整生活的态度来浏览,就极有可能被误导。
只有用面对完整生活的态度,我们的生活才不会支离破碎,持那些碎片化生活态度的人殊不知,自己渐渐成了一个只在碎片化单位内存在意义的人。他们去旅行,不顾欣赏美丽的风景,却只是盯着手机,到了景点匆匆拍照,发个朋友圈,以此做自己的游记证明,这些人完整的生活已经被碎片化切割得支离破碎。
碎片化生活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需品,但是碎片化的态度会为社会蒙上了一层浮躁的阴影,所以,请抱着对完整生活的态度生活,别让你的态度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