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碎片化。每日清晨打开手机,刷一刷新闻资讯;出门上班的路上,翻翻熟人的朋友圈;闲暇时抽空扫几眼小说……现代化的阅读仿佛零散的拼图,支离破碎。是随波逐流,还是独守本心?
人们免不了习惯性的掏出手机,浏览新闻,或是简短的微博动态—往往不超过140字,这是不可避免的潮流。可当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当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第一反应便是“刷刷手机”时,这样的社会岂不可悲?每每在公交车上环视四周,每每发现人们的脸被发出荧荧微光的小屏幕映成青白色时,我的心便如同被猛地揪紧了一般难受,人们面无表情,好似天外来客,丧失了人的本色。
而我,不愿随波逐流,自小保有的每日阅读的习惯仍未摒弃,那短短的数十分钟是我最为怡然自得的悠闲时光。犹记惬意地窝在沙发中,手捧一卷书的欢欣,仿佛全身都浸泡在故事中。我在脑海中勾勒一幕幕的场景—我的目光追随者主人公的身影,间或饱览故事中的大好风光:那是翠湖公园的烟雨如画,是孕玛尔雪山的山崖如刀,是霍格沃兹的迷幻如梦……它较碎片化阅读要丰富的多,给与读者思考的宽度与深度。少了一分故作忧郁的无病呻吟,少了一分现今社会的心浮气躁。
那一日,当我又一次步入图书馆时,感受到的是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氛围。人们安静的伫立于高耸的书架前,细细地翻阅手中的读物。我不忍打破这份美妙的寂静,悄然漫步,漫步走过书海,竟有种饱览旅途风光之感。而那些“旅途”中偶遇的陌路人,有明眸锆齿的孩童、有神色鲜活的年轻上班族、亦有难过不息的白发老者。我们素昧平生,却又相会于书海,一同浸润于书香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一种碎片化阅读无法创造的机缘。我终于捡起一本《呼兰河传》,微微泛黄的书页与卷边昭示着它的年龄。这是数十年前的产物—它的众多读者一一相会于这个时空,而我竟能感受到它倾诉的故事,这又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试问网络上那“碎片”般的妙语段子,又有多少能流传下来,烙下自己的印记?
我愿将那碎片一块块拾起,再片片相连,愿真正的阅读成为人们心中最明丽的色彩,让书中的机缘巧合,再度重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