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这是一个听上去很现代的词。17、18世纪的欧洲学者,回顾过去的一千年历史,荣耀地给自己加上了“文艺复兴”的冠冕。这与现代人自诩为碎片化多少有些相似意味。不同的是,现代人是出于一种“世风不古”的自卑情感才这样说的。
碎片化,听起来总有些刺耳,易使人想起家中的碎瓷杯或惨遭粉碎的名画。反正不是好的。于是乎,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生活方法,鼓吹宁静归真,相应地,打着“慢生活”旗号的餐馆、书籍、音乐应运而生,几乎可以形成生态。殊不知,这种生活方式已是典型的碎片化的生活。
之所以说“‘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而非“遭遇”,就是因为碎片化不应过分被责难。十几年前广为赞颂的多媒体现在又被惧若虎狼,这种极端思潮或许是受《娱乐至死》等书的启发。该书讨论的大多只是电视行业的碎片化的危害,可是现在,除报纸、电视、广播外的第四媒体迅速崛起,再加上购物平台、社交软件粉墨登场,于是有人疾呼:人心在变得越来越浮躁!叫归叫,大家还是习惯于一边刷朋友圈一边看着八卦,耳朵里还在听吴亦凡、薛之谦的歌。碎片化是时代的趋势,最痛快的防微杜渐的方法莫过于将互联网一刀切,两相权衡下,人们不得不选择前者。怎么说起来有点“毒瘾成性”的味道呢?
现代化,一定程度上就是碎片化。博物馆里的现代艺术,看着五花八门、乱人眼球,其核心精神,在于打碎陈规、天马行空。无怪乎现代艺术作品往往给我“碎片化”的即视感。现代人听的摇滚、喝的汽水、吃的方便面也是同理,相比以往的音乐、饮料、食品,它们总有莫名的“碎片感”。就连现在的流行歌坛,也动辄“心碎了一地”之类的歌词,这也算是“碎片化”的一种表现吧。
外面的世界碎了,你不能碎。做你想做的事,你就能守身如“玉”。要有“人皆察察,我独昏昏”的觉悟,不盲从潮流,不碌碌无为,你就能避免“玉碎”的命运。还有就是,不要动不动就45度仰望天空疾呼“我心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