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几天的餐桌上,母亲节的话题就被我们议论了一番。在我们中有三位母亲:我、婆婆、外婆,我笑着建议母亲节我们全天休息,所有的活全有男的包了。公公像是第一次听说母亲节,直问我有没有父亲节,还认真地去翻阅日历,希望找到父亲节,但翻了好长时间都没找到。问我是什么时候,我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上网查阅才知是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今年是6月17日。终于得到明确的答案,公公露出孩子般的笑容,似乎是因为有着同样的节日让他倍感和母亲付出的肯定相同。
上海生活频道这几天都是有关母亲节的报道,什么母亲节促销活动,母亲节感恩活动,还随意地点中几个,让他们在电话里向母亲表示节日的问候。我看到很多人在电话拨响的那一刻显得很紧张,在跟母亲说祝贺的时候更多的人不是那样自然。或许我们还没有如西方人那样直露地表达我们的爱,而我们的母亲似乎也不习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母亲还说:“怎么了,早点回家!”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行曾经布置学生的一项作业:爱要说出来。让每一个孩子回家把对父母的爱说出来,可以是最简单的“妈妈,我爱您!”可当孩子们这样去做时,我们的父母却表现得很惶恐,有些是不以为然,有些甚至是斥责。此时爱似乎是难以启齿的,而孩子们也在无形中理所当然地隐藏对父母爱的表达。
不求回报、默默无闻成了所有母亲的写照。所有对母亲的称赞和歌颂都被含蓄地记录在文字中,收藏在歌曲里。说到母亲,想到母亲,映入脑海的就是《烛光里的妈妈》、《听那过去的故事》……每一次的表达成为一场演出:或诗朗诵,或歌演唱,而从没走下舞台那样直白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赋予我的一切。我们可以对别人说爱,但唯独不能自然而轻松地表达对自己母亲的爱。
晚上8点,女儿打来了电话说祝我母亲节快乐,我高兴地说谢谢。一直担心女儿少小离家后会缺失许多亲情,听到电话一头的女儿说话声音愉快,毫无娇柔之作,我很感激,感激她所学习的环境,周遭的朋友、老师,让她能这样坦然而真诚地向我表达节日的祝福。好像旁边还有嬉戏的声音,看来排队打电话的人很多,女儿急着要和我说再见了,但还不忘捎上一句:妈妈,您祝外婆节日快乐了吗?我哑然,女儿在一头笑着说:妈妈,您可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哟!这边的我显得有点尴尬,在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就急着给我的母亲打电话。可母亲不在,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打了一个,是母亲的声音,但要我直白地说出母亲节快乐好像还是有点困难。我婉转地表达着我的意思,把我女儿打来电话的事跟我母亲说着,母亲说我女儿懂事了。借着女儿的口,我对母亲说:妈,母亲节快乐!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母亲跟我说再见。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母亲用普通话跟我说再见,话语是那样愉悦,母亲显然已明白我想说什么。其实除了说祝贺,我还想表达我对母亲的感谢以及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回报母亲的歉意。自问自己,我对母亲做了什么呢?总是以工作忙作为借口,总以自己的家庭为中心,少了对母亲的问候,更少了一份对母亲的责任。我不由地自责起来。母亲从没因为我的漠然,我的大意而落寞。
母亲节,它应该是我送给妈妈一生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