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太喜欢用5分钟,10分钟这样很少的时间来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时间太少了,还不如发发呆呢。后来,我在网上看到“碎片化”一词,很好奇,我上网查了一下,“碎片化”的意思是“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网上还有“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等等。“碎片化”不就是零零碎碎吗?我就更不喜欢它啦。
一天我坐在沙发上发呆,突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文章讲的是中东的局势。我也是个小小的军事迷,所以我对这种事当然不能放过,立刻着迷地看了起来。看完这篇文章,也就花了我五分钟。
几天以后,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讲到了中东。老师在讲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就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我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讲到一半的时候,老师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在那篇文章上看到过,于是我回忆了一下,便高高举起了一只手。老师看我这么热情,便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特别高兴。
还有一次,我在看书时看到几个有趣的题目,于是仔细研究了一下,找到了答案。几天以后,我便在练习卷上看到了类似的题目,稍加改动便得出了答案。
这两个例子让我突然发现,几分钟的时间还是挺有用的。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上看到在德国,不管大人小孩,他们出门都会带着书,在等车时、排队时看书。原来德国人早就开始了“碎片化”读书。
还记得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法,分别为:马上,枕上,厕上。他常常利用外出骑马、就寝、甚至上厕所解手的时候,抓紧时间读书思考。这就是欧阳修成功的秘诀。这些不都是“碎片化”的学习吗?原来古代和外国早就有利用“碎片化”的例子了。
跟“碎片化”相对的是“模块化”,网络上经常有人在讨论“碎片化”“模块化”的利弊,有说这个好的,有说那个好的,也有人说“碎片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拿利用时间来说吧,我觉得既不能因为利用“碎片化”时间影响到了利用“模块化”时间,也不必因为“模块化”摒弃“碎片化”。毕竟,模块化的时间利用很重要。不管时间长也好,时间短也好,模块化学习也好,碎片化学习也好,只要你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时间,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