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碎”

2021-11-02 03:43:25
生不逢“碎”作文900字

一大早,被离枕头不到20厘米的、iPhone8中的闹钟吵醒,随手翻开了一手朋友圈点了十几个赞,发现有人微信运动已经走了几千步。瞟了一眼窗外,发个空间感叹一下,今天天气不错,然而已经过了七点,于是赶紧换衣服洗漱,左手抓起书包右手拿起一罐牛奶就飞出了家门。站在地铁里闲的无聊,再拿出手机浏览几条新闻,或是搞笑段子。匆匆赶到学校,感叹一句,还好自己没迟到……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上学方式实在有些忙乱不堪,或者就是觉得再正常不过。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正步入这样碎片化的生活。

且先不谈这样的生活有何利弊,早在30多年前就有人已经预测到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就与当下大同小异,而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则更生动地反映出其潜在的危害性。的确,“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而“手机”作为这个信息时代的一大代表,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还有生活。无论是朋友圈刷赞,还是碎片化的阅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人们千篇一律的在重复一种行为后,必将引发——正如赫胥黎所言——不在思考。

用手机习惯了以后,我们便很难再摆脱它对我们的“束缚”。打电话聊天要用手机;有题目不会需要上网查,还要用手机;连打的叫车也要手机……就感觉,手机简直是万能的,所以便经常掏出手机,哪怕看两眼时间也好。殊不知,我们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正慢慢减少,一旦做什么事需要离开手机,便会匆忙而为,草草了事?这就是所谓的“浮躁之风,日益蔓延”。而唯一能制止它的,就是抛弃它,把它纯粹地视为工具,限制使用时间,真正的静下心来学习,或者阅读。

其实碎片化的生活也不是“百费而无一利”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好它。微信运动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当你看到别人一大早起来锻炼,为何不发奋自勉呢?如果拿刷微博发空间的碎片时间,来记录生活点滴,未尝不是一种人生财富呢?自古贤者隐士的最高境界便是“大隐隐于市”。晋朝诗人陶渊明也向我们传授了“心远地自偏”的人生哲理。尽管我们处于一个喧闹繁华又媚俗浮躁的时代,只要将这些生活中的“碎片”加以整合,就一定能静心思考,收获精彩而又充实的经历!

《生不逢“碎”作文9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