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每天的时间都很充裕,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比我们大的人总是争分夺秒地工作、学习。我们总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来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繁忙的学业使我们的时间变得宝贵起来。每天,大半天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上课、考试,只有每节下课的十分钟我们可以稍做休息。而放学回到家,又要应付一大堆作业。好不容易做完了作业,还有很多课外的习题要做。
升入八年级,时间的紧张变得更加明显了。每天早上六点被闹铃叫醒。收拾完毕,出门,7点半左右到学校。一进教室,就是整理书包、收拾课桌、上交作业、早读,忙忙碌碌中,早自修过去了。接着是出操。8点铃声一响,大家就来到教室门口排队,去操场。做完了早操,回到教室就开始上第一节课。上午四节课,每节下课10分钟不到,中午吃过午饭,没过多久又开始了下午的课程。一天下来,接近5点,理完了书包,放学回家。到家开始做作业,不多久又去吃晚饭,吃过晚饭再继续做作业。
八年级的学业和以前相比,变了很多。主课多了一门物理,作业也就理所当然地更多了。再加上班级、学校的各项工作,每天回家总要忙到很晚。这个时候,生活“碎片化”就能充分体现它的好处了。每天的事情很多,时间却是固定的只有那么一点,我们能做的只有提高效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例如:每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可以背英语单词、语文诗词。早晨的大脑是一天中最清醒的,因此,用这些时间去做需要记诵的事情往往会事半功倍。吃晚饭的时候,可以听听新闻,不能光读书,也要多了解了解国家甚至世界上的大事。在吃饭的时候听新闻,既不耗时间,也不麻烦,又可以拓宽视野,一举两得。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没有时间紧张到要利用下课时间做作业,除非是特别紧急的。毕竟不能让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也要适当地放松休息。这样,上课时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听课效率也会更高。
“碎片化”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不在于多还是少。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到最好,就是“碎片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