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2021-10-17 07:46:47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许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繁荣的生机。这生机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

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不绝口,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条真龙悠然地盘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说的敬爱与向往。

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民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现在人人喜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观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严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欣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动的心,对它恋恋不舍。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2

你听说过拗九节吗?这可是福州特有的一个节日哦!

“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从清代史学家林祖熹的这句拗九小诗里,你是不是嗅到了这个节日里的甜粥香呢?跟我一起来看看这粥为什么能让诗人们难以忘怀吧!

过年回老家时,正是临近正月廿九,总听得家家户户都在说要准备“拗九粥”了。我当时很好奇,这拗九粥是什么呢?便去问了爸爸。爸爸说这是福州老家的一种习俗,到了正月廿九的时候,就要过拗九节、吃拗九粥啦!相传农历正月廿九又称“后九节”、“孝顺节”,是福州独有的地区节日,福州方言中“后”与“拗”谐音。福州人认为,逢“九”不顺利,因此每年这天,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都要过“九”。家里要为其煮“拗九粥”与太平面,祈祷其逢凶化吉,除去晦气,遇上好运,平安地跨过“九”的门槛。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听了这么有情义的传说,我不禁怦然心动。虽说我是个小姑娘,但是为了表达孝顺之情,我好想给爸爸妈妈熬上一碗“拗九粥”,给他们一个大惊喜!听姑姑说,煮“拗九粥”可有讲究了,要经过四道工序呢!需要备齐糯米、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红糖等8种材料。桂圆,圆了我的感恩梦;莲子,象征母亲培养我的链子苦心;糯米,表达了母子浓浓亲情;红枣,代表我的一颗红心;芝麻,蕴含着母亲的希望:愿我的成长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红糖,让我们泛起甜蜜绵长的思绪……这样煮出来的粥,才会色、香、味、营养一应俱全。

虽然工序有些复杂,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啦!首先,要将糯米浸泡30分钟,莲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时。浸泡过的糯米不仅煮得透也香;而莲子、花生由于比较硬,必须浸泡1小时后,煮起来才容易烂。莲子中间要没“心”,煮的粥才不会有苦味;花生浸泡后应把上层皮脱去,粥吃起来口感才不会涩。这是第一道工序:浸泡。

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手捞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笼里,用小火蒸10分钟后起锅,加上适量的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枣、葡萄干、桂圆干、莲子、花生一起放进去,用饭勺搅拌,再用大火煮五分钟。这是第二道工序:蒸煮。

等到糯米开始变黏,放入一定数量的红糖,此时再用小火煮3分钟。这是第三道工序:加糖。

红糖在糯米饭里全部溶解后,用饭勺轻轻搅拌,糯米饭颜色变红,就成功了!这是第四道工序:搅拌——完成了!

我小心翼翼盛好两碗粥,端到爸爸妈妈面前,道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他们赶忙接过我手中的“拗九粥”,会心地笑了。我看到爸爸妈妈的眼角似乎泛出了晶莹的泪花。

一个小小的节日,一碗浓浓的甜粥,承载着福州人对亲情最深的牵挂。看到爸爸妈妈泪珠的那一刻,我也被家乡这个风俗——“拗九粥”所承载的孝文化感动到了。我承诺:爸爸妈妈,我今后一定要继续孝敬你们,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一说到粽子,不管男女老少,嘴里都会生出一种糯糯的感觉,眼前就会浮现粽子的不同形象。

今天是端午节,自然是要吃粽子,我可高兴坏了。不过想要吃到粽子,第一步还是包粽子。我蹦跳着在妈妈身边,时不时低头瞧瞧妈妈手中的动作,墨绿的棕叶被卷成了圆锥形。里面挤满了晶盈的糯米粒,中间还夹杂着小小的、圆圆的豆子、花生、和甜腻的大枣。见我一直出现在身边,妈妈有些不耐,一挥手就把我推出了厨房。我巴巴的盯着玻璃门里面,要不是爸爸拉走了我,我的口水可要流到地上了。

我被压着呆在沙发上看了会儿电视,要知道,看电视这项活动,以前我可是“领头人”。可是今天,我被名叫“粽子”的姑娘塞满了思绪。看天空中的云彩,是她”;看水中的倒影是她”;看电视中的人物,也都变成了她……突然,一股由远及近的米香飘入脑湖,打断了我的思路。一根仿佛存在又虚无缥缈的弦一下子挑断了,我抓住一根藤似地缓缓走向厨房。那香味儿越来靠近我,映入眼前的是一大锅饱满的,像碧绿翡翠的大肉粽,个个散发着令我日思夜想的气味。

剥开了粽子的绿皮囊,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米粒像一个个小胖子,充实着每一个缝隙;红枣脱了一层皮,炸了开来露出了里面的枣肉;花生也不再是硬邦邦的,变成了粉粉的。一切都与之前的没什么两样,只是没有想到,这粽子是金黄的。

桌上,除了堆成山的绿色粽叶,还剩下了一大碗绿豆粥,一口没动。我们一家子人坐在桌边,个个的肚子都撑成了大西瓜,倒是不想浪费粮食,但再不想,此时谁的肚里都是粽子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