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节日便是元宵节,一到晚上,胥山湾的大街小街上,男女老少都出来看我们这些孩子的灯。那些灯各式各样,大多都是自制的,卖相不好,却能照亮半条街。我们的灯很特别,我们叫它:西瓜灯。
说实话,在这种天气,找一个西瓜来做灯才是最大的难题,所以大人们便会在夏末的瓜田中挑出3-4个大西瓜,并想尽办法把它们保存下来。等到了元宵节,外公外婆就各抱着一个西瓜放到我和妹妹跟前,开始给我们做西瓜灯。
外公把西瓜翻个面,拦腰从西瓜三分之一的地方切了下去,我和妹妹便每人一把勺子,把自己瓜里的瓢挖进碗去。其实这瓜也不小,我们的力气不大,挖的时候还挺费劲儿妹妹咬着嘴唇,用力把勺子往瓜中一插,反手一挑,“哈”地叫了一声,我一吓,一抬头,迎面撞上了飞来的一勺瓜瓤,妹妹看着我,我朝她咧嘴一笑,用手胡乱地抹了一把脸,舔了舔手,又继续挖瓢了。其实我们多次想求助别人,但一想到晚上自己提灯时的场景,便又有了干劲儿。
瓢挖空了,我们一人拿一根细铁丝儿,学着外公把铁丝弯来折去。心灵手巧的外公是全镇有名的好木匠,雕的玩具栩栩如生,做的家具结实好用。功夫不大,我们手中便多了一个支架,其大小正好可以穿过灯口安置在底下,上面一根突出来的铁丝头,正好可以用来插蜡烛。
但西瓜不透光,里面的光照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外公拿来一把刻刀,刷刷几下,西瓜壳上就有了漂亮的格子图案,这样,里面的光就可以透过小“窗户”照向四面八方。
西瓜灯做好了,我和妹妹高兴地上串下跳,只是……这西瓜灯这么大,这么重,竹竿儿怎么能拎得动?只见外公从床底下拿出两个圆形的托盘,下面4个用砂纸磨得发亮的小轮子,前面还系了一根绳子,可以让我们在前面拉着跑。哦,原来外公早有准备啊!外公抱起西瓜灯,挨个儿把灯安在托盘上。这样,西瓜灯才算“大功告成”。
外婆给我们每人发一根大红蜡烛点上,一片小小的橘红色火焰骤然窜起,映红了我们的脸颊,映红了我们的衣裳。
大街小道上,数不计的孩子,数不计的灯,数不计的花火,数不计的欢歌笑语。孩子们手中牵着各种元宵灯,灯肚子里烛光飘摇,一忽儿明,一忽儿暗。远远看去,仿佛缓缓流动的灯火的河流。花火,把我们乌黑发亮的头发染成了耀眼的金色,把我们穿梭在人群中的影子染成了耀眼的金色,把全世界都染成了耀闪闪的金色……
现在,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灯,它们个个做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我都看不上,那些都是华而不实的。我最喜欢的,还是我童年记忆中的西瓜灯。我不在乎它长什么样,好不好看,我在乎的是,灯是我们自己做的,以及与外公外婆度过的那些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