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开始,《西游记》作为课外读物普及开来。大量的神魔斗法故事,都会在每年暑期连播的改编电视剧中,不断地吸引我,滋润我,《西游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进入初中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西游记》又开始了重新的阅读,从原来的泛读到现在的精读,从了解小说大概到细节分析欣赏,其中也包括了对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知识探求。近期,阅读了有关该小说的一些素材文章中,使我对作者和小说有了新的理解。
《杭州日报》在2010年的12月,登载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顿时抓住了我的眼球。题为《西游记妖怪的死亡报表》,文章摘录如下:
经统计,各项数据为:
主要妖怪44个,死亡21个,活命23个;
性别统计为:雌性14个,死12个;雄性30个,死9个;
背景成分统计为:灵山背景及道家背景妖怪18个,死1个;无背景妖怪26个,死20个。
这篇文章论述非常详实,我在此仅做了一个简录,但确实足以引发对妖怪死亡因素的探讨,可见女妖怪的死亡比例比较高,无背景的妖怪死亡比例同样非常高。这两点,成为作者笔下妖怪是否死亡的主要原因。
究竟为何作者要如此安排笔下人物的命运归宿呢?这成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小说精读过程中不断思考的主题。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我选准了突破口,就是要从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入手分析原因。吴承恩是明代大作家,家境清贫,科考不利,晚年出任长兴县丞,后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困终老。作者科场失意、生活困顿的生活经历,使得作者会在作品中用人物命运归宿来抒发内心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就很自然了。我觉得“男尊女卑”和“官官相护”成为需要借用作品来讽刺的社会现象也很自然了。
有了这一层的理解,我现在重温这本小说,除了看到是神话故事,也懂了《西游记》也包含了对当时社会黑暗进行讽刺和批评的意思,这算不算是对此的新注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