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识了蚂蚁的“力量”。
那天,天气炎热,我和外婆出去“透透气”。时至中午,我早已是饥肠辘辘,我掏出带来的零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经意间我掉了一些饼干渣,但我没在意,仍然大口嚼着。
很快,东边出现了一条黑线,不一会儿就密密麻麻爬在了饼干上。我好奇地俯身去看,原来是一些蚂蚁!以前我看到零星的蚂蚁,总是不屑一顾地把它弄死,但这么多蚂蚁“集体出动”,我倒想看看这群“小不点”是怎样进食的。
那些蚂蚁围着这座“饼干山”,疯狂地吞噬(那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小块饼干屑),一些蚂蚁还时不时碰碰对方的触角,好像在评价饼干的味道。旁边,还有一些大点的蚂蚁,它们第一对脚有点像螃蟹的螯,比较粗壮。只有它们仿佛不为食物所动,时不时警觉地东张西望,在那群热火朝天地在“饼干山”上忙碌的蚂蚁中显得格外显眼。这些大蚂蚁不时地在蚁群外围巡视,好像在观察四周是否有敌人——我想那应该是兵蚁!一旦有风吹草动,兵蚁就会对蚁群发出警告,并迅速围绕他们的警戒区逡巡。而大快朵颐的蚁群就会迅速撤离现场。不过,兵蚁们有时也眼巴巴地看着饼干,好像在强制自己不去吃,等到警报解除,其它蚂蚁还未回归盛宴时,兵蚁们还是会忍不住脱离岗位,乘虚品尝两口。
二十分钟后,“酒足饭饱”的蚂蚁们准备回蚁巢了。这时,一只吊着丝的小绿虫从天而降,而且还在像伞兵一样缓缓下滑。啊哈,这伞兵降落的位置可不对!这不是直接“落入虎口”吗。可是,小绿虫对于自己的危险还浑然不觉,继续向蚁群中降落。对于这块送上门的“肥肉”,我想:蚂蚁们已经吃饱了,只怕对这绿虫不会感兴趣了。思索间,绿虫已经掉进了蚂蚁堆,它肯定是被着突如其来的危险吓了一跳,全身开始痉挛起来,身体上下扭曲,快速弹动,一下跳出了蚂蚁堆。而蚂蚁们似乎被这“天降神兵”惊呆了,也很快四散逃开,不过,它们发现这绿虫竟然是无上的美食!“开始狩猎!”蚂蚁们稍作休整,马上开始有组织地行动起来。而绿虫受到了惊吓,正在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快,这边上!抓住绿虫!”一大帮蚂蚁很快追上了绿虫,领头的一个,也许是“狩猎前锋”吧,率先跳上了绿虫身上,咬了一口,绿虫又开始痉挛起来。剩下的蚂蚁一看形势对自己有利,便趁热打铁,纷纷爬上了绿虫的背。它们效仿前锋,对绿虫展开了新一轮的撕咬,由于毒液和损伤,绿虫筋疲力尽地趴在地上不动了,身体原来亮亮的绿色也开始变得泛黄起来,看起来一点生气也没有了。取胜的蚂蚁又爬到绿虫的各个部位,努力确认它是否还有“战斗力”。可能是发现绿虫还有最后一口气吧,前锋又带领后卫们给了绿虫“最后一击”。这次,绿虫才算真正宣告完蛋!蚂蚁们欢欣鼓舞地互相碰触角,好像在庆祝狩猎的成功。接着蚁群慢慢地把绿虫抬起向蚁巢的方向挪动,前面看到的那几只兵蚁尽职尽责地在队伍的前后警戒着。
我看见蚁队的“前锋”已经开始进入蚁穴了!我估计它们是去报信的。哎呀,那个洞口可真是小啊,这条肥肥的虫子,蚁群会怎样把它弄进去呢?我饶有趣味地继续观察。这时,大部队已经到了蚁穴洞口,蚁穴里又开始有蚂蚁钻出来,仿佛列队欢迎这些胜利狩猎归来的勇士们。不过,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蚁群原来是来增援的,它们费力地想把绿虫拽进洞穴,可是这个洞口的规格似乎与绿虫的体格“型号很不符”。“看你们怎么办?”我幸灾乐祸地想,这时,我看见蚂蚁们又开始碰触角了!“有新情况!”果然,蚁群抬着绿虫调整了一下方向,又开始移动了,顺着它们移动的路线,我看见花坛边上有一条狭长的缝隙,那里也开始有蚂蚁爬出来开始接应。“这应该是蚁穴的另一个出口!”我恍然大悟。相对于刚才那个小小的圆形洞口,这个洞口可是更加隐秘,不过,与绿虫的身量倒是“不谋而合”!果然,蚂蚁们虽然费了点力气,但还是顺利地把战利品运回了巢穴。嘿,我真想也变成一只蚂蚁,钻进洞里看看它们是怎样狂欢庆祝它们的胜利啊!
这时,外婆在催促我回家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跟着外婆走了,我一边走,一边不时回头望望那些蚂蚁。我终于明白:大自然不偏爱哪一种动物,一个物种能够在这个优胜劣汰的世界里生存下来,一定都会有它的“独门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