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它是一种形似包子的食物,是我的老家修水在春节时必不可少的美食!
作为一个地道的修水人,每次我都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春节,我们买来毛芋头和红薯粉,毛芋头削皮,扔进锅中放水煮20分钟。虽然时间漫长,但那毛芋头的浓郁香气早已飘进我鼻子中,勾起我的味蕾,忍不住流口水。那香气扑鼻的芋头糊出锅了,免不了要被我吃上几勺才肯放手。再倒入红薯粉,就这味道都够我馋一整天了,回味无穷。
有了这芋头糊拌红薯粉做皮,这美味的哨子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把糖和芝麻拌在一起做一种馅料,意喻着甜蜜;猪油和肉拌在一起做一种馅料,意喻着富裕。我最喜欢的就是甜甜的、腻腻的糖哨子,每当我吃着这糖哨子,都能感到浓浓的家乡味。
抓起一把芋头糊揉圆,大拇指往中间一按,呈小洞的形状,四个指头在外面一边捏一边旋转,馅料可爱的小窝就做好了。然后就要进入画龙点睛的一步了——放馅。把一大勺馅料倒入小窝,那馅料就躺在里面,肯定舒服极了!把小窝顶上一封,留出一个尖尖的小头,真可爱!
除夕晚上,大家围坐一桌,焦急地等待着哨子的出笼。这时,爷爷便打开笼屉,一股热气冲了出来,给大家带来了喜讯。哨子上了桌,我们争先恐后的夹,笼屉里的勺子站得整整齐齐,一个个蓄势待发,准备往我们嘴里跳。那圆润的外皮,晶莹剔透的糖水还没咬就喷了出来,也不管烫不烫就一股脑往嘴里塞,脸上不禁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就是我的家乡特有的年味。
这哨子吃着好吃,它还有一段故事呢:传说大禹来到修水一带治理洪水,老百姓为了感恩大禹,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便做了哨子当做礼物。因为味道独特,流传了下来。外皮光滑,身子圆圆的,象征团圆、吉祥。
我们修水人春节吃哨子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