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对我来说,可真算得上是陌生了。学习《竹节人》这一篇课文之后,我突发奇想:何不如自己制作一个竹节人?
第一次,我找来了一根又高又苗条的竹子,试图在锯开之后再“抠”两个小洞。可奇怪的是,无论怎么尝试,总会因为“抠”的力气不适而将竹节人的身子劈成两段。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望着那一堆壮士的尸体,对我提议:“要不用吸管试试?”对呀,用吸管肯定容易许多,于是,我退一步用吸管做起了竹节人。
要说起做这个竹节人啊,实属不易。首先,我用剪刀将一根蓝色、粗粗的吸管截成九段(其中8段一样短,一段长),再用奶奶的“法宝”——针,在竹节人的身体中间穿上一个洞,看看书上,完美!
接着,是穿线。因为书上没有写到,所以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看着视频中复杂的工序,心中暗暗感叹:可真是难啊,手艺工人的双手真是灵活,如此简单的几个材料,竟然就能制作出一个人儿!我将竹节人的四肢摆放好,用棉线的一头穿进针头(奶奶说,这样更容易穿进去),先将右手穿进,再穿进身体,最后,才将左手组装好。
在此之前,制作方法一眼看去都是那么简单的,可下一步,就难倒我了。视频中说道:“将两头的线往回穿,在身体的下面穿出。”我试了又试,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前功尽弃——线往回跑了。渐渐地,我看出了问题:手的洞口没有东西挡住,细细的绳子当然会往回啊,这可怎么办啊?我急得大汗淋漓,本就浮出水面的汗珠更加放肆,一颗接着一颗的往下掉。难道,绳子的交界处需要保留?有了发现,我很快又开始了测试,果然,将气球保留在手上之后,绳子就不会掉出手臂啦。看着快要完成的竹节人,我自豪极了。接下来,帮武器、拉紧绳子……一个一个工序下来,我竟有些沉迷其中。
画上可爱的“眯眯眼”和“小月牙”,再添上一道“溪流”,整个竹节人就制作完成啦!我开心极了,手捧着竹节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照着书上尝试新玩具:啊!可比玩电子游戏好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