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一个清晨,我在蚕桑基地的鸟语花香中醒来,简单梳洗后,便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自从去年我从农林大学博士班毕业后,便受邀回到了家乡,来到这个新型的蚕桑基地工作。听说我要回家养蚕,父母开始是坚决不同意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养蚕应该是我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农家劳动,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代在变迁,如今养蚕这门古老的农活也在与时俱进。
我们基地集生态养殖、度假观光于一体,与其说是蚕桑基地,不如说是一家大型生态农场。在观光区,大大小小的桑树错落有致,但它主要功能不是产桑叶,而是供游客采摘桑葚。桑葚四季成熟,我们基地还将桑葚制成了桑葚酒、桑葚饮品等,远销欧美。在这里,游客们还可以观看蚕宝宝从孵化到产茧的整个养殖过程,也可以了解我们家乡悠久的蚕桑文化。
“科技+生态”是我们基地的主要理念。我操控着机器人进行温度调控、饲料投喂、数据采集等一系列工作。经过我研究改良后的蚕宝宝以饲料喂养为主,而饲料则来源于家庭餐厨垃圾的再利用。蚕宝宝的排泄物经过履带运输,又做成有机肥料供给到种植区。这里的蚕宝宝根据吐丝颜色分区,蚕丝不必染色就可直接加工。因为我们的蚕丝是生态环保产品,所以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
偌大的一个养殖区,因为都实现了数字化,所以只有连我在内五名员工——这在十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家乡作贡献,我深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