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中午数学午自修时,于老师请我为同学们进行一次关于“24点”的小讲座。尽管昨天整个上午我都在查资料,拟提纲,制作PPT;晚上,我还背稿子,逐页修改PPT。但我仍十分紧张:班级里数学高手如云,他们会笑我的讲座太小儿科吗。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模型思想在24点中的运用。”我紧张地说道。讲完第一个整数模型的运用,我便出示了一道例题:2,3,4,6。许多“数学高手”靠在椅背上举着手,纷纷不屑地大叫:“这好简单,太简单了!”没错,用刚讲过的模型,很容易就能得出许多不同的解。
我切换PPT,介绍了第二个模型:5×24/5,8÷1/3等分数模型。接着,我又答出了一道题目:1,5,5,5。这一次,举手的同学少了许多。有些同学拿出草稿本,提起笔写写算算;有些同学盯着屏幕,皱着眉念念叨叨;而还有些同学稍加思索,就举手大叫道:“这题我做过,这题简单!”于老师提醒道:给其他同学一些思考的时间。不久,更多的同学举手了,我才请一位同学说出答案5×(5-1÷5)。许多同学都沉浸在运用模型,解题成功的喜悦中,老师也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心里自豪极了。
讲完乘法分配律模型的运用。总结时,我给出一道超越题:3,3,8,8。这道题也可以运用分数计算的模型。我本以为那些“数学高手”能再次靠记忆“攻克”这难题。可谁知,教室里瞬间一片寂静。我这才想到,没有任何人做过这题,谁也不能吃老本了,只能独立思考。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解答出来。我提示道:“用分数计算的模型!”可是仍然没有人。同学们有的不停地演算,有的人皱紧眉头思考着,那些“数学高手”大叫着:“这道题肯是错题!”眼看上课铃即将响起,我又提示道:“用8÷三分之一的分数模型”这时,小徐举起了手:“8÷(3-8÷3)”我惊喜地说道:“正确!” “哦——”的声音在班级里此起彼伏!同学们恍然大悟,个个拍案叫绝。于老师也激动极了。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这“哦”声里藏着大家解题成功的喜悦,更藏着学好数学的道理: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是比刷题更重要的!
这一次“24点”讲座,我不仅出色完成了数学老师给我的任务,总结了算“24点”的全部算法,而且带领同学们获得了意外的收获:老本终有一天会吃完,只有善于运用方法,勤于思考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