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6元,诗人李白客居扬州旅店,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夜中醒来望见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旷古篇篇,表达心中的客居思乡之情。
前两句是夜梦醒来,一刹那间产生的错觉。客居在外的人都会这样的体会:白天忙于事务,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之情便会一阵阵地涌上心头,尤其是在月色如霜的秋夜。”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短梦初回产生的错觉,把皎洁月光认作皑皑白霜。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漂泊异地的弧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则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月是清醒之后的自然反应,然而这一“望”再次勾引起内心的惆怅之情,于是就引出了下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更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父母、兄弟、朋友,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只要是能代表家乡的,无不在其中。
诗中虽然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但却清鲜朴素,明白如话,脱口吟成,浑然无迹。读起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首诗写出了所有漂泊在外游子们的共同心声。相信这就是为什么这首诗能千古传诵的原因吧。
站在黑夜里,月光酒照,就会想起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身影,以及他那内心的凄凉之意,还有他那脱口而出的《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