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农村,从爷爷算起,祖上三代皆农民,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并没有什么很明确的所谓的家风,但从小到大,潜移默化中,家中的长辈们却教会我很多东西。就说说我的太奶奶吧。
温暖的小煤炉
我们家有个黑不溜秋、满身裂缝,还箍了好多道铁线的,据说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使用至今的小煤炉。这个小煤炉可是太奶奶的宝贝。我们家的电磁炉、微波炉一应俱全,这些电器用起来干净、省事、方便,可是太奶奶仍然固执地使用着那个小煤炉。她说“那些电器太耗电了,还是小煤炉实惠。我一个老太太天天在家呆着没事干,只能帮忙烧水、炖汤什么的。”家里人想,太奶奶留着小煤炉不仅是为了给家人方便,更是体现了太奶奶的生活习惯吧。孝顺,孝顺,要孝也要顺嘛,家里人只好顺着太奶奶。为了不让年老的太奶奶为小煤炉操太多心,早起的爷爷奶奶总是先去打开小煤炉的封盖,看看小煤炉的火是否无恙;从田里回来的伯伯、伯母第一件事就是为小煤炉添煤、换煤:而我们几个曾孙,也不时地去为小煤炉清理煤渣。在一家人的无比关怀下,小煤炉里的火一年四季都旺旺的。太奶奶也就一年四季乐呵呵地围着那个小煤炉转。我们全家的心也都一年四季暖洋洋的。
“下火”的蒸饼
太奶奶是村里年纪最大,辈份也最大的。她待人和蔼、热情,对村里的晚辈们总是“阿乖阿乖”地叫着,她当全村人都是她的儿孙呢,谁家有事她都去帮忙。所以逢年过节,家里收到的糖果堆成小山似的。印象最深的是中秋节,村里人送来的月饼多得装满好几箩筐。自家肯定吃不了那么多。聪明的太奶奶总是用她独到的办法——蒸饼。她将月饼一一拆封,再一个一个放蒸笼上码齐,用她的小煤炉把月饼蒸熟。她觉得呀,蒸过的月饼不仅卫生,而且下火。蒸熟后,叔叔伯伯们总是把蒸饼搬到大门口,太奶奶则热情地招呼来往的人们品尝,于是,全村的“阿乖们”都吃到了太奶奶的蒸饼。
我们家是四世同堂,一家人的和睦幸福是村里人人称道的。现在爷爷奶奶那一代在家享福;叔叔伯伯几个都在城里工作、买房;我们几个兄妹也都学业有成。我为能出生在这个家庭感到骄傲。
我爱这个家。爱这个孝顺、和睦、善良、勤俭又可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