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德。
——题记
提起“让”字,你所想到的词是什么?是礼让,是转让,承让或是避让?但最能表现出“让”这个字意思的词,非“谦让”二字莫属了。
六尺巷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叶侍郎比邻而居,张家造房时为争地皮与叶家发生争执,张老夫人修书请宰相出面。张廷玉看罢来信,挥笔写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将墙后让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主动将墙后让三尺。于是便成了“六尺巷”。对于张廷玉,他虽失去了三寸地皮,但换来的却是千古美名。他这种谦让,懂得权衡利弊的精神值得我们所学习的。
孔融让梨
想必《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孔融在六岁时便学会了谦让。家里长辈们吃梨时请孔融来分,孔融毫不犹豫地将大梨全部分给长辈,把最小的留给自己。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然而,我们在六岁时,又有谁做到如此谦让呢?我不禁又想:“为什么孔融六岁便懂得该如何让梨呢?”其一,是孔融从小便接受了国学儒家思想的学习,谦让已经在他的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式。其二,是孔融的长辈必定多次在对孔融的教导中使他学会了谦让这个美德。
因此谦让不是生而具备的。但谦让却可以使自己变得自律,因为谦让的同时也就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父亲告诉我:“易经六十四卦中谦卦写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无论处于什么境地,只要学会谦让,就可避免许多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谦让,使生活充满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