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为我们的衣食而操劳。慢慢地,我们长大了,也该为他们分担一些自已能干的事……现在,我也成了父母的“小棉袄”。
周末中午,妈妈出去买菜,而我和爸爸待在家。不久,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地叫起来,我对爸爸说:“我饿了,我们煮面吃吧。”爸爸边回答“好啊”,边从冰箱拿出面来。我见了,立即拿出两个碗,在碗中各放上一勺盐,一勺酱油,一些麻油和一小把葱花。爸爸在锅里加上水开始煮面。不一会儿,面就好了,可坐在桌前的我突然听到爸爸喊了一声:“哎哟”。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爸爸看面快好了,提前把碗放到了锅旁边,可火却使碗发烫。爸爸没注意,一摸到碗就被烫出了泡。爸爸立即打开水龙头,用冷水冲水泡。我也拿起筷子,把锅里的面挑进碗里,然后把两碗面放上桌。把面吃完,我想到爸爸手上还有水泡,不方便洗碗。想到这里,我拿起碗,把里面多的一些汤汁倒掉,然后打开水龙头把碗里的油污冲一下,接着拿起抹布并打湿,再打开水龙头,用抹布把碗的内部仔细地擦了好几遍,里面擦完再擦外面,接着把碗放在架子上晾干。在把碗晾干的时间里,我又把两双筷子和另一只碗洗了,并把筷子放进筷笼,碗放上架子。爸爸听到“哗啦啦”的水声和碗筷碰在一起发出的“叮当”声,立马跑出来看,看到碗筷都被洗完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仿佛刚才没被烫到一样:“你真棒!会帮爸爸分担家务了!”我的内心也自豪起来。
新年快到的时候,妈妈看着有些脏乱的家,立马拿起清洁工具打扫起来。我做完作业时,妈妈已经打扫好一会儿了,累得满头大汗,有时还需要直一直腰,敲敲背。我心想:我的房间里也积了些灰尘,有些报纸和书放得也有些杂乱,妈妈累成这样,看到我的房间一定会打扫得更累。于是,我跑去拿扫把和畚箕,然后回到房间。我用扫把扫出一些垃圾,又仔细地从书桌下扫出一些灰尘,然后一起扫进畚箕并倒进垃圾桶。接着,我把放在抽屉里的书全都竖起来放在书架上,把枕头旁的一本书也放上书架,再把从书包里拿出来的报纸、试卷都整理好,放在柜子里。我又拿了一张餐巾纸,把做作业留下的橡皮屑全都聚拢在一起,掸进垃圾桶。我跑去厨房拿了块布,把房间里玻璃窗上的灰擦掉,玻璃看上去比以前干净多了。自己的房间整理好了,可爸爸妈妈的还没整理好呢!我还是先用布把这个房间玻璃窗上的灰尘擦掉。然后,我从妈妈那里拿来鸡毛掸子,掸起窗帘上的灰尘,掸完后,我拿来扫帚把地上的灰扫到一起,扫进畚箕,最后倒进垃圾桶。两个卧室已经打扫完了,我又跑去看妈妈有没有未打扫的地方。这时,我发现阳台还没扫,角落里还积了一层薄薄的灰。我再次拿起扫帚跟这些灰尘“作战”。把它们倒进垃圾桶后,妈妈正好打扫完别的地方,准备进卧室打扫。我跟在她身后,妈妈仔细地看了看房间,又跑去看我的房间,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情,她转过身发现我在她后面,说:“这是你打扫的吗?”“对啊。”“你真棒,真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我听了,无比高兴。
我这个“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我还为爸爸妈妈干过许多别的事:帮爸爸倒水喝,在妈妈生病时帮她倒水拿药,帮助爸爸妈妈拿快递,倒垃圾……这些都是我这个称号背后的“光荣事迹”呢!
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让我快乐的方式,我是父母的爱心“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