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文蒋晓焱
有句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都不一样,我的家乡是泉州,过春节的习俗也与其它地方不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家家都吃年夜饭。这是一年里最丰盛、隆重的一顿饭,就连爷爷也要拿出他平时最宝贝的酒来。不管是多么盛大,菜品多么丰富的年夜饭也少不了一道菜一发饼,发饼是由面皮"包裹着炒米粉与胡萝卜丝、黄瓜丝等材料制作而成的。这种饼吃起来很香,可以用来很祭祖祭神,也可供大家享用。它寓意着新的一年“恭喜发财,幸福美满。”
到了大年初一,人们在泉州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穿好新衣服,向家里的长辈拜年,长辈会给红包。然后才是吃好早饭,去亲戚好友家贺年。我们总是会发现,亲朋好友家里桌子上摆的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都是像糖果,蜜饯之类的甜食,这是因为人们吃下甜食,希望一整年都可以甜甜蜜蜜的。另外,这一天是不能扫地和倒垃圾的,免得把财运都扫干净了。
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女婿们在这一天要带上年货去拜访岳父岳母然后再在他们家吃一顿团圆饭。人们还要放鞭炮、继续拜年。
初三到了。人们本该继续闹春节。但是这一天要祭奠祖先,是不喜欢有人来欢天喜地地来拜年的。这一天人们睡得很晚,而且初一初二大家都忙着拜年,已经十分疲倦。初三刚好不用拜年,人们可以好好地在家休息。所以闽南这儿也有一句俗语“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饱。”
就这样,每天泉州都会有不同的习俗。在到了正月十五之后两三天,大家就停止休息,纷纷工作去了。但我们相信,所有人都会记住每年春节那段温暖、热闹又幸福的时光吧。
篇二: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文张智轩
大年三十的记忆是从奶奶在天微亮时就着手准备年夜饭时开始的。奶奶迈着细碎的脚步在厨房忙碌,我们也来帮奶奶打下手,忙得热火朝天。
年夜饭
随着血红的夕阳一丝丝地沉没在夜色的怀抱里,傍晚,也随之而来。碗盏都已摆上桌,不过半晌,奶奶便将桌子的年夜饭,端上来了。我的眼眸立即被这些佳肴牵住了:这爆炒墨鱼自然炒得细嫩而白了;黄鲷汤似乎比之前浓稠的,又有一股自然的甜美;鸭汤更是必不可少的,奶奶还特意加了一些名贵的佐料,入口是微苦,在口中晕开,回味无穷……我们都敞开肚子,痛痛快快地吃,很快便饱了。
家乡的年夜饭牵住了我的味蕾,也牵住了我的心……
跳火盆
除夕晚上,我们全家人都要:“跳火盆”。奶奶将提早准备好的稻草和番薯枝堆在大门外,将几叠纸钱铺在上面,点起来,不到一分钟,便完全燃烧起来了。我站在屋里面,面对着这个火堆,心中不免有些胆怯,怕这一米多高的火焰烧着我。我还在与火堆僵持着时,爷爷已经跃过了火堆,没粘着一点儿火星。我也鼓足勇气,纵身一跃,跃过了火堆。我揉了揉被烟熏得酸涩的眼睛,心里很是高兴。火渐渐小了,我们又去旧家跳了几遭才罢了。
听爷爷说,跳火盆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
这便是崇武的风俗了。
篇三: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文沈欣妍
盼星星,盼月亮,春节我终于把“你”盼来了。
我的家乡是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每年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按照漳州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四就要开始了。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按照民间传说供奉在家里的神仙们就要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本年度的“工作”情况,我们都把这天称为“小年”,并会举行比较隆重的祭拜仪式,恭送神仙们去天上做客,直到大年初四和初五神仙们才会重新回到家中,为人们送来新的财运和平安。
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早早起床开门放鞭炮,表示开门大吉,早餐除了全是素菜以外,还必须要吃甜寿面,寓意着长寿健康,日子甜甜美美。其中有一道韭菜也必须吃,在我们当地初一早餐吃韭菜寓意长长久久。吃完早餐全家人都要到村里的各个大小庙里烧香、拜拜,祈求全家平安、工作顺利或早生贵子。初一这天还有一些禁忌要注意,例如:不能吃荤、挑水、拿刀切菜、持扫帚、弄针线、打骂孩子、下地干活和午睡等等。当地还有个习俗,就是要在大门后面竖着两根带须带叶的甘蔗,叫做“长年蔗”,意味着又长又甜,家运吉祥。
到了初五,很多禁忌就可以解除了,比如:初一到初四不能打骂孩子,到初五就可以解除。
初七和初八这两天除了制作年糕外,还要准备一种叫寿桃的食物,寿桃的制作方法和馒头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寿桃的外形比较讲究,要仿作成桃子的形状,并用红纸将其染上红色。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格外重视,为了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重和敬爱,所以用寿桃为其祝贺生日。在我们这里玉皇大帝被尊称为“天公”的说法。
正月十五,又到了春节的一个高潮。按照当地风俗活动会持续三天。其实正月十四晚上就开始拉开了“闹元宵”的序幕,热闹非凡。
美好的时光总是快乐而短暂的,我真希望年年有今日,今日年年有。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和春节一样开心。
篇四: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文陈董洁
腊月二十三这个日子,让大人更忙乱一些,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
一大早,大人们就干脆利落地下床忙活,可孩子们也一改原来赖床的习惯,干脆利落地下床看大人们忙活,趁机偷拿点糖吃。
我就是这么个孩子,缠着奶奶要糖,奶奶却总是笑呵呵:“不急啊!等我忙完!”我听了这样的泄气话,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嘴嘟得高高的。
奶奶的双手像是两只上下飞腾的白鸽子,肉馅和饺子皮在她手中成了一个个挺着大肚皮的元宝饺子,我看着看着,嘟着的嘴也不由得放了下来,越张越大,能吞下整个鸡蛋。
奶奶果然不出一会儿就包好了饺子,拉着我出去买糖了。
一上街,眼前五彩缤纷一片,好看极了:白的水仙花,红的大灯笼,闪着光泽的糖葫芦,热气腾腾的面条……琳琅满目。到了卖糖的摊子前,口水更是止不住了:万字糕、麻芝、金钱饼、灶公灶嬷饼、炒米,芝麻等等等等,每一样都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啊!
奶奶不仅买了糖饼,还买了一个花面具给我,说是戴上后免灾去病,躲避瘟神。
回到家,奶奶又张罗着忙起来,红盘里装满糖饼,红杯中倒入美酒,糖饼粘牙,美酒醉人,灶王爷吃下喝下就不会向玉帝汇报家中坏事了。奶奶叫我和她一起拜拜灶王爷,我愣愣地看着那画着神像的纸,忍不住问:“这不就是一张纸吗?”奶奶拍了下我的头,轻声道:“不能乱说!”说着往我嘴里塞了颗糖,我一边舔着糖,一边想:“没想到糖不但粘灶王嘴,还粘小孩儿嘴哩!”拜完灶王,奶奶将旧的灶王像带到屋外烧了。
我却是很疑惑:“刚刚不是还在拜吗?怎么现在就烧了呢?”奶奶解释着:“那是因为灶王吃完糖要回到天上去啊,要去找玉皇大帝汇报呢!”原来是这样啊!我哈哈笑了起来。
腊月二十三,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一个甜蜜的日子,是一个幸福的日子。
篇五: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文胡嘉纹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在我的老家安徽,春节也有一套自己的习俗。
大年三十,在其他地区大家一般都吃三顿饭,并且年夜饭在晚上吃。但是安徽不一样!大年三十,我们一天就吃两顿饭。我们的年夜饭通常是在下午开始,一直吃到傍晚。安徽的年夜饭中,为了祭祖祭神,菜一定要满10盘,而且必须有鸡有鱼。每次吃年夜饭,一看到一大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我都会不禁地想多吃几碗米饭。安徽的年夜饭桌上,有许多腌制的食物,还大量烟熏食品,比如:腌鸭胗、熏鹅、熏鸭……每盘菜颜色深,味道重。而且在我们家,还有一道特别的火锅。一口大锅中有青菜、有豆腐、有牛肉,这锅里的青菜是我们家自己种的,非常健康,这口锅咕噜咕噜地嘟囔着,把青菜和牛肉煮熟后就能吃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就有一个习俗,就是家门口放一串大鞭炮,最好全镇人都听到。饺子,是在大年初一当早饭吃的,早晨来一盘热乎乎的饺子,一天都全身有劲了。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全家都不能打扫,因为怕把一整年的财气扫走。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都不一样,都与众不同。我的家乡安徽的春节习俗是那样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