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2021-09-14 16:17:47
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篇一: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我的老家在粤西廉江青平,每到大年二十八,我们一家人都要上山,去采摘冬叶来做年籺。

大人们放下农活,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做着年籺,就意味着要过年了。年籺是我们老家每家每户过年必备品,据说在物质缺乏的年代,农村人没有钱买太多年货,年籺就成了家里最好吃的食品,也是去亲戚家拜年的心意礼品。香糯可口的年籺由五种食材做成,糯米粉,花生,芝麻,椰丝,糖(红糖和白砂糖),寓意着农民美好的愿望五福临门,生活甜美。

采摘回来的冬叶,先用刷子刷洗干净,再拿着一口大锅里煮,煮完后又放到太阳下晾晒一天。同时,将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晾干水后打成粉,接着煮上一锅红糖水,晾冷后慢慢加进糯米粉里面,搓成光滑的面团,白白的糯米粉就变成了黄褐色的面团。

准备馅料的过程最有趣。大人们将花生芝麻炒香,加上椰丝、白砂糖搅和在一起。香喷喷的花生芝麻把调皮的小孩都吸引进了厨房,自然就打起了偷吃馅料的主意,但在这祥和的年味里,大人是不会责怪的。

晚饭后,大人就忙着开工做年籺了。将搓好的面团包进馅料,再用冬叶裹起来,然后压扁成长方形。做好后平铺在一口大锅上,用大火蒸上半个小时,蒸熟后拿出来平铺晾冷,这样方便保存一段时间,拿出准备去拜年的,剩下的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剥开冬叶就能吃。

——林荣燊《年籺》

篇二: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每逢过年那几天,几乎顿顿吃的都是饺子。一只小小的饺子,其中的吉意可是不少。一个个形如元宝,自然是有了“招财进宝”之意。这饺子里的馅也是很有讲究的。除夕夜,为了讨个吉祥,家人们常把硬币、枣子之类的东西包进去。包的东西不同,祝福也就不同。若是吃到了硬币,就意味着来年财源滚滚。

——于涛鸣《吃饺子》

篇三: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北方人过年,有些习俗和南方人是不一样的。这其中,就是吃食比较讲究。在我太奶奶家里,每逢过年便要吃好几天的“黑米饭”。所谓的黑米饭,其实并非用什么稀奇的谷物做成,就是将大米和红豆放一起,等到把红豆煮得软软的、烂烂的,就可以吃了。

北方的大米都胖乎乎的,不像南方的米瘦瘦的,像极了富足高壮的东北人民。而米饭与红豆特殊的香味碰撞在一起,那种意想不到的软糯在舌尖迸发开来,让人不得不感叹东北老家的美好。

——卢思羽《黑米饭》

篇四: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外婆家里杀猪,是在一楼门前的空石地上。

邻居们都来了,女的和小孩子都站在一旁观看着。外公和几个邻居悄悄走到猪的身后,趁它不注意,迅速拉住了它的腿。猪马上大叫起来,那声音比马叫还难听。外婆赶紧把尖刀递给外公,然后帮着邻居一起拉住猪的腿。外公把尖刀刺入猪的喉咙,一股鲜血就迸了出来,猪的叫声也慢慢小了。直到最后,它短短地咕噜了一声,就像是知道自己要死的叹息一样,从此就沉默了。

——刘格格《杀猪》

篇五: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广东人的春节里,杀鸡拜神是必不可少的。每到除夕这一天的晚上,大红桌子上总会摆放着许许多多的供品,三个装香住的筒内,各插着三支香。旁边各摆着两个大大的苹果。

每户人家都会传来鸡的惊叫声,只不过等到脖子被割一刀后,它便闭上了双眼,不再惊叫。奶奶接过已经咽气的鸡放在大红桌子上,在鸡的嘴里放上一颗红枣。这时,爸爸便点燃鞭炮,捂着耳朵弯着腰跑回屋子里,“噼噼啪啪”的声响便一直萦绕在耳边。屋外浓浓的火药味,屋内也是烟雾缭绕。我们在这烟味中对着那几柱香拜了拜,便赶紧去吃年夜饭了。

——罗晓欣《杀鸡拜神》

篇六: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在我的老家,小年那天人们是要打年糕的。原料就用当年新收的糯米,再按五比二的比例加入较硬的梗米配好,大火蒸熟后,均匀地铺在石板上,用木锤趁热打成。那一天,几乎整个村子都可以听见打年糕的声音。

年糕打好后,人们快速地切成一条一条的,用筷子在上面点几个红点,这就算是做好了。

——童熙雯《打年糕》

篇七: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大年初一,我还没起床,妈妈就告诉我:“今天不能说不文明的话,不能说丧气的话,不能吃药,见到客人要问好……”我听着妈妈一堆的要求,只能一边点头答应一边穿衣起床。

不多久,大姑公一家就来了。他们衣着整齐,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红包。我接过红包,张嘴就来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我真想马上拆开红包看看,但一想到妈妈的叮嘱便忍住了。

中午,我们和大姑公一起先端着一只鸡去拜神,拜完后又把鸡拿回来炒了吃。妈妈准备了一条鱼,自然是希望新的一年要“年年有余”了。

——廖政杰《大年初一》

篇八: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游神,这是记忆中大年初一的早晨,一场盛大的活动了。

“咚咚”的鼓声响起,远远望去,只见远处敲锣打鼓的队伍排得极长,就像一条长龙。队伍中还有舞狮的,他们一会儿抬起前腿,一会儿跳上跳下。沿途每家的屋檐上都挂着一个红包。舞狮的人们在屋前表演一番后,便直立站起来,“咬”住红包后再离开。

——李贝晴《游神》

篇九: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大年三十那一天,各家各户的人们一起来,就要忙着杀鸡祭祖了。

我的爸爸总是负责杀鸡。他一手抓着鸡,一手拿着刀,对着鸡脖子横着滑过一刀,还一定要用一个装了水的碗接过喷出来的鸡血。然后,烧一壶开水,把鸡浑身烫了个遍,就把鸡毛全部拔掉了。

把鸡弄干净后,爸爸就把鸡放在锅里煮熟。再备好水果、猪肉、酒和香烛,叫上我和他一起给祖宗拜年,祈求来年全家身体康健。

——陈俊成《杀鸡祭祖》

篇十: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除夕这天,家里的人可忙了。妈妈忙着出门买年货,我和哥哥就负责把家里收拾一遍,那些该丢的东西都丢掉,为的是辞旧迎新;大大小小的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只为了扫除家里一切晦气;就连窗户的玻璃都擦得十分明亮,为的是让来年不做糊涂事,看清一切诱惑和祸害。

妈妈的年货一到家,我们却无福享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把各种好吃的收进柜子里,说是要等到拜年的人吃了,我们才能吃。

贴春联的时候到了。我一边哼着“左边有龙,右边有虎,跳上一支迎神舞,今年家里不痛苦”,一边把春联贴好,再把客厅里的“福”字贴上,整个家里就喜气洋洋的,终于有了过年的感觉。

——李骏锋《除夕》

篇十一: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除夕当晚,各种美食都摆上了桌。长辈们入座后,我们小孩子才可以上桌。桌上的菜围成了一个圆形,我们一大家人也围成了一个圆形。座位是算好的,不能留有空的座位,这样才叫圆满。

年夜饭的菜太多了,肯定是吃不完的。我们把吃剩的饭菜一一保存好,留到明天——大年初一再吃,据说这一天是不能做新菜的,这样才叫年年有余。

——李名凤《除夕》

篇十二: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每到过年,我们都要回到增城奶奶家。那里虽然是农村,年味却是很浓的。

在这里,最隆重的要数祭祖了。说也奇怪,爸爸出生的村庄叫张家村,这里所有的人都姓张。于是,每到正月初六,凡是姓张的人都要上山祭祖,而其他人就留在家里做饭。我走了足足二十分钟,才来到山上爷爷的墓前,把准备好的食物放在地上,插好香烛,把一大串“金子”烧给爷爷。我望着那缕缕青烟,想起爷爷和蔼可亲的微笑,不禁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

——张巧儿《回张家村过年》

《仿写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