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我们排队来到了江滨公园。
广场上已有一些黄衣老人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的扶着一根约8米高的幡。我们争先恐后地围了上去,只见那竹竿通体为墨绿色,在竹节的地方有黑白漆。幡由幡杆、幡顶、幡幅、旗杆、幡箍、幡斗、幡旗7个部分组成。幡顶是三个大铁丝套上一些五彩斑斓的布,上面还点缀着一些布花、红旗等。一根在山上被砍倒的毛竹,需要经过削枝、打叶,晾干,烤直,刷上朱红漆,画上吉祥图案等工序才能成为幡杆,幡斗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代表的是平安吉祥,古时候是认为这些图案会除病镇邪,代表着美好的寓意。
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老人们也开始了精彩的表演。只见他们大喝一声,把重40多斤的幡挑在手上,熟练地做出各种动作。忽而往前,忽而往后,那幡在他手中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一边灵巧地做着手上的动作,一边示意另一位老人递给她一个呼啦圈,那呼啦圈在她的腰肢上转动,灵活而美丽幡上的花、旗叮叮当当的摇,我正担心会不会掉下来,老人又来了一个大幅度转身,这下广场上充满了叫好声,一群鸟飞过,仿佛也在为老人鼓掌。
真正的表演到了高潮。年轻的陈老师把幡挑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下牙上,用嘴咬住。“好!”大人们呼喊着,我们小孩则拼命鼓掌,似乎把巴掌拍痛了也不为过。旁边的两位老人则把幡小心地放在脚上。“哈!”把40多斤的幡从脚上勾到手上,又飞快的舞动起来,这时,人随幡走,幡随人动,人幡合为一体,那么真实,那么优美,仿佛是一场视觉盛宴。
表演结束了,我不安分的双手也试着抱起幡。可在挑幡人手里那里轻巧的幡在我手里却是那么沉重。我费力抱起它,却在下一秒向一边倒去。我害怕起来,幡却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扶住,挑幡的人微微的一笑,又去帮助下一个人了。
回味着刚才的场景,我忽然觉得那么重的幡要那么灵巧的舞动,需要经过多久的训练啊!那皱纹,那包含着刚毅的眼睛,一双双有力的大手,这就是挑幡人,这就是挑幡人的一起。那辛勤的一生,即使没有响亮的称号,他们也会努力,努力做好每一次,将这精湛的技艺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