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明节
熊紫珺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大人先买来黄纸,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在黄纸上,一下一下地拍,要把黄纸拍满才行,这样黄纸才成了纸钱。我们把黄纸放在篮子里,再放些肉、菜、酒、水果……去坟地的路上,我想起了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连老天爷也为我们不能和亲人相聚而难过。到了坟地,我们把那些枯草拔掉,再在旧土上面添上一些新土,最后把准备的祭品摆好,烧香、倒酒、磕头,大人们有时候一边磕头一边说着什么……
除了祭祖,人们还会踏青。有句俗话是:“清明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这可是踏青的好时节啊!郊外的花开了,草发芽儿了,我闻到了花的芳香,听到了鸟儿的鸣叫。
家乡的清明节还有插柳条的习俗。在门口插上柳条,可以避邪,也可以当做天气预报。俗话说:“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柳条的生命力很强,古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还可以编成花环戴在头上,这样可以驱邪、驱虫,俗话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节要放一放风筝。长辈们说,放风筝可以放飞晦气、放飞邪气、放飞疾病,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气。
我们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你们是怎么过的呢?
篇二:诗意清明
宋彭菲
春雨如牛毛,细细密密;春雨如雾,笼罩大地;春雨如丝,飘飘洒洒。清明到了,几天几夜春雨连绵,是否唤起了人们忧伤的情绪?
我耐不住房间里的郁闷,随手拿起一把伞就出门去。路上行人三三两两,说是入春,那清凉的风仍呼呼地吹着,吹落了一片片被雨打湿的花瓣,带着清香的花瓣。粉嫩粉嫩的桃花带来了一阵阵花香,同时又在诉说着即将随着春雨而凋零的悲哀。杨柳依依,在柔风细雨中飘摇。他们仿佛就是一首诗,一首带着淡淡忧伤的诗。
不知不觉来到田野边,扫墓的队伍映入眼帘。我的思绪随着他们移动着,他们一个个低着头,默默地抽泣着,静静地哀思着。他们祭拜的是谁?是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的老父亲?还是辛劳了一辈子的老母亲?亲人的离世,对于他们又意味着什么?我还从未感受过亲人离世的悲痛,可是却见过父亲、姑姑和叔叔们在清明节给奶奶扫墓的情景——爸爸和叔叔红了眼眶,姑姑更是瘫倒在地,好像已经哭干了眼泪。奶奶在世时我还小,面对这场景,我只是呆呆站着,但想到那是父亲最亲最爱的母亲,我也能理解那份哀伤和悲痛了。
我从回忆中抽离,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一缕缕青烟在半空中缭绕,风一吹,吹起几张黄纸和一片灰烬……扫墓的队伍已经离去,我心中思绪万千,时间会不会带走人们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清明节似乎也只是为了让人们寄托哀思、恐怕会忘记那份情谊,而规定了这样一个日子专门让人们回忆罢了。
春雨依旧淅淅沥沥,故人已逝,可生活还要继续。茫茫雨幕中,我心中一阵阵哀伤。清明如诗,一首如雨一样忧伤的诗……